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满目疮痍之下,百姓需要和平,可是蒋介石却一意孤行,不顾民众的呼声,执意挑起内战,妄图在大陆继续维系他的独裁统治。

独裁不得人心,反动必将失败。
1949年初,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蒋介石赖以发动内战的嫡系部队基本被消灭,败亡已成他的必然结局。
在三大战役中,投降和被俘虏的国军将领不计其数,而其中最让蒋介石惋惜的将领当属杜聿明。
杜聿明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深得蒋介石赏识和信任,为了让杜聿明无后顾之忧,蒋介石特意安排宋美龄安排和资助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前往美国留学。

可是杜聿明被俘之后,宋美龄立即中断了对杜致礼的留学资助,以至于她差点被美国驱逐离境。
只是让宋美龄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宋美龄的狠心却意外成就了杜致礼与杨振宁的美好姻缘。
相识1927年12月29日,杜致礼出生,作为杜聿明的女儿,注定了她的一生无法平静。
在杜致礼出生那年,杜聿明正在积极为仕途奔波,他认为,自己的仕途不在旁人,而在蒋校长一念之间。
当时正值宁汉分裂之后的动荡期,武汉掀起了大规模的“倒蒋”运动。

杜聿明身处旋涡之中,他该何去何从?
为了日后能在蒋介石面前受到重用,无论别人怎么高喊打倒蒋介石,他始终缄口不言,以至于被军校关了禁闭。
杜聿明逃出军校后,立即奔赴南京,经张治中引荐见到了蒋介石,自此之后,他便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并且在蒋介石的提拔下,步步高升。

在战火连天的日子里,杜聿明为蒋介石鞍前马后南征北战,杜致礼自然不能时时跟随,而杜聿明为了她的安全,则将其送进了广西全县私立中正初中读书。
1944年7月,从初中毕业之后,杜致礼考入国立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就读,而她因此结识了比她年长五岁的数学代课老师杨振宁。
坎坷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杜致礼返回北平,而杨振宁则去往美国深造,原本就不期待再有任何交集的师生,就此天各一方。
1946年9月,杜致礼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外文系,出众的长相让她成为了大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过当知晓她是杜聿明的女儿后,不少追求者都只能望洋兴叹。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在内战中,屡战屡败的杜聿明因患肾结石而积郁成疾。
1947年7月,杜致礼陪同父亲到上海看病,由于国内医疗条件有限,杜聿明便打算去美国治疗,可是蒋介石却认为杜聿明有小心思,所以严令不准他出国。
为了让杜聿明投鼠忌器,蒋介石则让宋美龄安排杜致礼一人去了美国留学。

杜致礼到了美国之后,经宋美龄介绍得以进入美国韦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她的学费和生活费也由宋美龄承担。
杜聿明被俘的消息传来,杜致礼忧伤不已,可是宋美龄却没有给她太多的时间,立即中断了对她的所有资助。
相离父亲被俘,资助又被中断,杜致礼在美国的生活一下陷入到极端的困境之中。
为了在美国继续完成学业,举步维艰的杜致礼只得转入免费的蒙特圣文森学院学习。

在学习的同时,杜致礼不得不校外的中餐馆打工,毕竟她不仅要读书,还要生活。
只是让杜致礼想不到的是,她在中餐馆中竟然意外遇到了杨振宁,对于这次不期而遇,两人都欣喜若狂,曾经被时局压抑的爱意,一下点燃了两个年轻人。
很快坠入爱河的两个人,在异国他乡找寻到了温暖,两人发誓无论如何,不会再分开,除非死神到来。

1950年8月,杨振宁和杜致礼在普林斯顿举行婚礼。
为了让杨振宁能够全心投入到工作研究中,杜致礼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抚养孩子的琐事。
可以说是杜致礼背后的默默付出,才成就了后来的杨振宁,这也使得杨政宁对杜致礼始终怀有敬重之情。
恩恩爱爱的两个人,一起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2003年1月,杜致礼在美国逝世,享年75岁,人生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只是不知道宋美龄有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后悔过,毕竟如果不是她中断了对杜致礼的资助,那么两人能否重逢,还是未知数。
参考资料:《杨振宁传》、《杨振宁人生传奇》、《杜聿明传》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