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评价蒋介石:此人统兵、政治均极低能,但使用诈术天下第一

飞鱼史记 2025-04-10 18:32:42

独裁者,性格多武断,这也使得他们在为政期间多刚愎自用。

至于说与他人平等相处,亦或者能听从他人意见行事,几乎只存在于臆想之中。

蒋介石一生信仰“独裁”二字,在他长达二十余年在大陆的统治中,无不是对这两个字的诠释,党国之中,几乎没人能与其平等对话的人。

如果退而求其次,在民国之中找寻出能让蒋介石忌惮三分的人物,当属李宗仁无疑。

李宗仁秉性忠厚,又兼有爱国之心,他虽然极为痛恨蒋介石,但终其一生都未曾对其恶语相加。

即便后来蒋介石败逃台湾,李宗仁依然尊称其:蒋先生,可谓是对其仁至义尽。

作为乱世的当局者,李宗仁晚年写下了《李宗仁回忆录》一书,在书中,李宗仁将与蒋介石之间发生的事情进行了详细记录,而其中也涉及到了他对蒋介石的评价:

此人统兵、政治均极低能,但使用诈术天下第一。

那么李宗仁为何这般评价,这是他故意对蒋介石的抹黑吗?

初次相识

李宗仁和蒋介石初识于1926年5月。

当时正值蒋介石和汪精卫互相斗法的激烈时期,已经平定广西全省意图实现两广统一继而发动北伐之战的李宗仁,深感兴师北伐良机一到,接受广州中央改编,策动国民革命军北伐已是当务之急。

李宗仁到广州之时,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已经实际掌握了粤军的指挥权,北伐之计能否达成,全在蒋介石一念之间。

在李宗仁看来,蒋介石是个有野心的人,北伐之举应该是水到渠成,可两人在谈话中,蒋介石直接泼了一盆冷水:

你初到广州,不知情况之复杂,现在如何能谈北伐?

兴奋而去,落寞而归。

李宗仁回到广西之后,便率孤军深入湖南,吴佩孚的前锋被李宗仁打败,蒋介石看到局面已经利于北伐,立即自任北伐军总司令,拉开北伐序幕。

军政能力

北伐战争伊始,北伐军连战连捷,蒋介石很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之情,可是没多久之后,他便焦头烂额起来。

北伐军攻打武昌接连失利,蒋介石亲赴武昌指挥战局,给出的攻城“妙计”只有两个字:

强攻。

李宗仁在此之前已经指挥北伐军中最精锐的第四军、第七军以及第一军第二师强攻武昌两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毕竟武昌城高壕深,强攻实乃下下之策。

蒋介石未分析阵前情况下令强攻后,还给了北伐军一个期限:

48小时。

李宗仁叫苦不迭,只能对部下说:

这是总司令的命令,攻不下,我们也得意思意思。

也正是这次的指挥让李宗仁看到了蒋介石真实的军事能力,李宗仁是这般说的:

蒋先生总喜欢遇事蛮干,一味执拗,不顾现实,武昌第三次攻城之举,把他个性的弱点暴露无遗。

后来北伐战争多次受阻,蒋介石开军事会议时,说的最多的三个字是“怎么办”,这一度让李宗仁和白崇禧欲哭无泪。

而在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中,蒋介石的军事能力自然备受质疑,以至于被李宗仁一针见血点破“蒋介石最多只可说是偏将之才”,但他却始终不认为自己不行。

诈术第一

在李宗仁看来,蒋介石军事统兵能力一般,政治能力也不突出,他所统治的那么多年,非但没能平息国内的动乱,反而让民众继续沉沦在水深火热之中。

用李宗仁的话来讲,蒋介石为政的结果是“国事糟乱”。

不过话又说回来,蒋介石从来就没有想着将国事治理好,因为这会阻碍他的独裁统治,毕竟只有混乱的政治环境,才能让他为所欲为。

为了让独裁之梦不破,蒋介石充分发挥自己的权谋和诈术,让军阀之间打来打去,李宗仁对此看得很清,所以他认为蒋介石“诈术天下第一”。

当然,蒋介石耍诈的对象不止是军阀,还有国民党高官与广大民众,具体的手段只有金钱收买、分化离间,至于说以德服人,以能服众,蒋介石从来没有想过。

纵观蒋介石的一生,李宗仁的评价可谓是相当中肯,并没有对其刻意抹黑,而这又与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兼历史学者布赖恩·克罗泽所撰写的《蒋介石传》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蒋介石受过良好的训练,久经沙场,但他只是一个战术家而非战略家,他的真正天才是善于搞政治阴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诈术统治可以一时有效,但不能一世灵验,这也注定了蒋介石注定失败的必然结局。

参考资料:《李宗仁回忆录》、《蒋介石》等。

(图网,侵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