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接到调令,面色骤沉。
他凝视着手中的文件,眉头紧蹙,心中只有一个决定:拒绝前往。
他在南京生活了十八年,视此地为归宿。家乡土地相邻,且母亲的坟墓亦位于此,情感深厚,难以割舍。
广州远在千里之外,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与人群,他内心抗拒,实在不愿离开熟悉之地。
南京军区的战士们皆由他亲手培养,他对此深感不舍。
有人告诫他,必须服从组织的决定,不可违抗。这一告诫强调了组织决定的权威性,个人应无条件遵从。
他坚决表示:“宁在南京退休,不去广州。”叶剑英闻讯,知他脾气,未硬碰,亲自劝解多次,却均未能改变其决定。
事态升级,最终汇报至毛主席处。
毛主席闻叶帅汇报后,未立即下令,微笑道:“请他至菊香书屋,与我共弈一局。”
许世友接获通知,深知无法推辞,随即前往菊香书屋。
棋盘置妥,毛主席含笑相邀:“来,共弈几局。”许世友虽棋艺平平,却端坐凝神,专注对局。
出乎意料,毛主席首步便果断移动了“帅”。
此招出人意料,按棋理,帅(将)在开局时通常不会轻易出动。
这步棋既似无言的指令,又如深远的预兆。
许世友凝视棋盘,瞬间呆立,陷入沉思。
他性格粗犷却心思细腻,即刻领悟了毛主席的意图。
老帅亲自指挥,众棋子自当行动。许世友迅速起立,行标准军礼,严肃表明:“我许世友,永远是主席麾下之士,随时待命。”
棋局尚未终结,然胜负格局已明。
抵达南京后,许世友迅速整理行李,即刻启程前往广州军区就任,行动果断,无丝毫迟疑。
抵达广州后,他毫无怨言,表现得比任何人都积极主动。
他明白,毛主席的棋艺“帅动”不仅是棋盘上的高招,更是对这位老将军的深刻启示。
在广州军区,许世友延续其作风,亲赴部队,深入基层进行走访。
五日内,他遍访各下属单位,亲自调研战备状况。
他素来厌恶繁琐礼仪,入伍后,依旧不愿身边有人过分簇拥,追求简朴行事。
他视察某边防团时,团长率副手提前在路口迎候。依惯例,司令员出行阵仗大,前有引导车,后有随行队,但他此次行程低调未提及。
等待许久,却未见车队出现。
赶回团部后,他们发现许世友已坐在会议室,脸色阴沉,显然不悦。
团长急忙赔笑道:“司令员,未迎接您,实属……”许世友打断,冷言:“勿需这些繁文缛节,我视察为看部队状况,非看你们接待。”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神经紧绷。
自那以后,广州军区全面整顿了风气,实现了根本性转变。
许世友的风格对整支部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人认为,毛主席的布局使许世友甘愿赴广州任职,并促使广州军区焕然一新。
真正的将军,不仅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更在于任何职位上都能恪尽职守,忠诚奉献。
许世友的事迹彰显真理:真正军人,既服从命令,更深刻理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