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新事件 ■素材:张建辉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我叫张建辉,在我们那片地界上,人们都叫我“阿辉”。1987年那会儿,我25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要说起我为啥会在那个雨夜遇到阿兰,这还得从我干小生意说起。
那时候,我在江南一带倒腾些布料,赚的都是辛苦钱。说起这倒布料的生意,我不得不提起我那个做裁缝的老爹。他在我们县城开了间小裁缝铺,生意不咸不淡,勉强养活一家人。我从小就跟着他学认布料,晓得哪种料子结实,哪种料子不经穿。
六月的江南,就跟个大蒸笼似的,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那天,我骑着我那辆半新不旧的永久牌自行车,车后座绑着一大捆布料,在乡间的小路上颠簸前行。
“这鬼天气,咋就不下点雨呢?”我抹了把额头的汗,心里嘀咕着。
老天爷像是听见了我的抱怨,天空突然就阴沉下来。远处的山头上,乌云压得老低,活像要把整座山都给盖住似的。我心说,坏了,这是要下大雨的架势。
我赶紧加快车速,想找个避雨的地方。可这山路崎岖,一个不小心,车轮就陷进了泥坑里。等我手忙脚乱地把车子弄出来,天上已经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娘咧!这可咋整?”我慌忙把布料用油布包好,却发现自己已经迷了路。四周都是竹林和矮树,雨幕中只能隐约看见远处有几间房子的影子。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我吓得差点从车上摔下来,心想:“得,这是老天爷要收拾我这个做小生意的。”
没办法,我只好推着车子,顶着雨往那几间房子走去。走近了才发现,这是几间土坯房,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最边上那间,还亮着微弱的灯光。
我走到门前,刚要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纺车“咯吱咯吱”的声音。那声音时断时续的,听着就不太对劲。这年月,还有人用纺车?我正纳闷着,门突然开了。
一个穿着补丁布衣裳的女人站在门口,差不多跟我差不多年纪,虽然衣着朴素,却给人一种特别干净利落的感觉。她看见我这副狼狈样,愣了一下。
“大雨天的,你这是要去哪?”她问道,声音温温柔柔的。
“我。。。我是做布料生意的,让这场雨给困住了。能不能让我在您家避避雨?”我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她往外看了看:“这么大的雨,你先进来吧。”

我赶紧把自行车推到屋檐下,跟着她进了屋。屋里很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一盏煤油灯在桌上摇曳着,墙角放着一台看起来年头不短的纺车。
“阿兰,是谁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里屋传来。接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探出头来。
“小宝,这位叔叔是来避雨的。”女人轻声对孩子说。
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她就是村里人说的陈寡妇。要命,我可知道农村最忌讳单身汉去寡妇家。。。
“那个。。。要不我还是。。。”我正想说出去,外面又是一个炸雷。
“这么大的雨,你去哪?”陈寡妇说着,已经拿出一条干毛巾递给我,“先把身上擦擦吧。”
我接过毛巾,注意到她的手上满是茧子。这双手分明是常年劳作才会有的手。
“谢谢嫂子。”我老老实实地叫了声嫂子,想着这样显得规矩些。
她笑了笑:“叫我阿兰就行。”
这时,那个叫小宝的孩子已经钻了出来,好奇地打量着我。我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递给他:“小朋友,给你吃。”
“谢谢叔叔!”小宝接过糖,高兴地跑到他妈妈身边。
阿兰正在灶台前生火,我注意到锅里只有几个红薯在煮着。这个时节的红薯,怕是去年存的了。
“阿辉,你吃过晚饭没?”她一边生火一边问。
“吃。。。吃过了。”我赶紧说,虽然肚子已经开始叫了。
她却像听见了似的,把煮好的红薯盛出来一个,放在桌上:“路上奔波,吃点垫垫肚子吧。”
我不好意思地接过红薯,咬了一口,又甜又糯。这时候,那台纺车又发出“咯吱”的响声,听着特别刺耳。
“嫂子,你这纺车是不是坏了?”我问道。
阿兰叹了口气:“是啊,这几天总是转不动,可这是我唯一的营生了。。。”
我放下红薯,走过去看了看:“让我瞧瞧。”
在老爹的裁缝铺里,我没少修理缝纫机。这纺车虽然老旧,但结构比缝纫机简单多了。我蹲下来仔细检查,发现是轴承出了问题。
“嫂子,你这是轴承磨损了。你这有工具吗?”

阿兰赶紧翻出一个旧工具箱,里面有些简单的工具。我卷起袖子,开始修理起来。
小宝在一旁看得入迷:“叔叔,你好厉害啊!”
我笑着摸摸他的头:“你叔叔我啊,就会修这些玩意儿。”
修理纺车的时候,我偷偷打量着这间屋子。墙角堆着一些纺好的线,看得出阿兰平时很勤快。可屋顶有几处在漏雨,地上放着几个破盆接水。
“你们。。。就住这里?”我一边修一边问。
“嗯,日子虽然苦点,但还过得去。”阿兰的声音很平静,“主要是小宝还小,需要上学。。。”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专心修理纺车。折腾了大约两个小时,总算把纺车修好了。
“来,试试看。”我示意阿兰。
阿兰坐到纺车前,转动纺轮。纺车发出均匀的声响,转得很流畅。
“真的修好了!”阿兰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阿辉,太谢谢你了!”
我摆摆手:“这没什么,举手之劳。”
外面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阿兰执意要我在堂屋打地铺住一晚,说这么晚了村里的路不好走。我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下来。
睡觉前,我听见阿兰在给小宝讲故事。她的声音温柔,像晚风拂过池塘的涟漪。我躺在地铺上,想起白天看到的那些纺好的线,心里不是滋味。
深夜,我听见纺车声响起。透过月光,我看见阿兰坐在纺车前专心纺线的身影。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柔弱坚强。
第二天一早,我刚要走,阿兰塞给我一个信封。
“这是。。。”我疑惑地问。
“阿辉,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给你三年时间,如果三年后你还是一个人,能不能。。。来接我和小宝?”
我愣在那里,手里的信封突然变得烫手。
“我知道你还年轻,前途很好。我不奢求什么,只是。。。如果三年后你愿意,我就等你。如果你不愿意,就当这事没发生过。”

我看着她清澈的眼神,一时说不出话来。
“嫂子,我。。。”
“别叫我嫂子,”她轻声说,“叫我阿兰。”
骑着车子离开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阿兰站在门口,朝阳的光辉洒在她身上,给她蒙上了一层金边。那一刻的画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别,却是我们命运的开始。
回到县城后,我开始认真做起了布料生意。每次去进货,我都会给小宝带些糖果和文具。阿兰总是淡淡地说声谢谢,然后继续纺她的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我开始在县城租了间小店面,专门经营布料。阿兰呢,也开始接些绣活,日子过得稍微宽裕了些。
可是好景不长,1988年年底,我碰上了一个骗子。那人说要跟我合伙做大生意,要我把所有积蓄都投进去。我一时鬼迷心窍,把店里的钱全都给了他。
结果可想而知,那人卷着钱跑了,我瞬间变成了穷光蛋。更要命的是,我还欠了一屁股债。
“张建辉,你这个废物!”我未婚妻知道这事后,当场就把订婚戒指摘了,“我爸早就说你靠不住,我还不信。现在好了,你把我的嫁妆钱也赔进去了!”
我跪在她家门口,像条丧家之犬。
那段时间,我整天借酒消愁,成了村里人口中的笑柄。有次喝多了,我摇摇晃晃地去了阿兰家。
“阿兰,我完了。。。”我醉醺醺地说,“我对不起你的等待。。。”
阿兰二话不说,把我扶进屋里。第二天醒来,我发现床头放着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对金耳环和一个金手镯。
“这是我娘留给我的传家宝,”阿兰说,“你拿去周转下,早晚是要还的。”
我看着她的眼睛,突然觉得特别惭愧。
“阿兰,这。。。”
“拿着吧,”她打断我的话,“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
就这样,我又重新开始做生意。有了阿兰的信任,我干得特别卖力。一年后,不但还清了债,还在县城买了间小房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冬天,阿兰出了车祸。她骑着自行车送绣活,被一辆拖拉机撞倒了。

我赶到医院的时候,阿兰躺在病床上,脸色煞白。小宝趴在床边哭得直打嗝。
“阿兰,你挺住啊!”我握着她的手,心疼得要命。
她虚弱地笑了笑:“我没事,就是腿断了。。。”
我在医院照顾了她一个月。期间,村里人没少说闲话,说我和寡妇不清不楚。可我已经不在乎了。
阿兰养伤期间,我把生意交给伙计打理,自己专心照顾她。看着她一天天好起来,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终于到了1990年的三月,正好是我们相遇三周年。那天,我特意换了身新衣服,骑着新买的永久牌自行车去找阿兰。
“阿兰,三年了。”我站在她家门口,“我来接你和小宝了。”
阿兰愣了一下,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你。。。你还记得。。。”
“傻瓜,”我走过去,轻轻擦去她的眼泪,“这三年,我每天都在数日子。”
小宝从屋里跑出来:“叔叔,你是不是要当我爸爸了?”
我把小宝抱起来:“是啊,从今天起,叔叔就是你爸爸了。”
阿兰在一旁抹着眼泪,笑得像个孩子。阳光洒在她身上,我觉得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画面了。
婚礼办得很简单,只请了几个亲朋好友。阿兰穿着一件特别朴素的红衣裳,但在我眼里,她美得跟天上的仙女似的。
婚后,我们把小宝送去县城上学,我和阿兰打理着布料店。日子虽然不富裕,但过得有滋有味。每天晚上,我都喜欢听阿兰絮絮叨叨地说些家长里短,那感觉,比喝了蜜还甜。
有天晚上,阿兰突然问我:“阿辉,你后悔娶我吗?”
我正在算账,听她这么问,笑着说:“后悔啥?娶了你,我是来了福气了。”
“可是。。。我比你大,还带着个孩子。。。”
我放下算盘,认真地看着她:“阿兰,你知道我为啥会等这三年吗?”
她摇摇头。
“那天晚上,我看见你在月光下纺线的样子,就觉得这辈子非你不娶了。你知道吗,你那个样子,比天上的月亮还好看。”

阿兰低下头,脸红得像个姑娘。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1995年,小宝考上了重点高中。那天,我和阿兰乐得像两个傻子,抱在一起哭。
“阿辉,”阿兰擦着眼泪说,“要不是你,我和小宝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我打断她的话:“傻瓜,你忘了是谁救了我?要不是你那对金耳环,我现在还在还债呢。”
阿兰笑了:“那对金耳环,其实是我攒了好久的钱买的。我娘哪有什么传家宝啊。。。”
我愣住了:“你。。。你骗我?”
“那时候看你那么难过,我就。。。”阿兰说着说着,又掉下泪来。
我把她搂在怀里,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太阳。
2000年,我们的布料店发展成了县城最大的布料批发店。小宝也考上了大学,专门学了纺织专业。他说,要把我们的布料店做大做强。
这些年,我时常会想起那个雨夜。要不是那场大雨,要不是那台坏掉的纺车,我和阿兰可能就不会有今天。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我在最落魄的时候遇见了最好的人,让我在最绝望的时候看到了希望。
村里人还是会说闲话,说我们的婚姻不般配。可我和阿兰只是笑笑,管他们说什么呢。
每个月初三,我都会带着阿兰去看场电影。这是我们的约定,因为那年我们相遇的那天,正好是初三。
昨天,我骑着自行车带着阿兰去看电影,路过那条山路的时候,她突然说:“阿辉,你记得不,当年你就是在这里摔进泥坑的。”
我笑着说:“记得啊,要不是那个泥坑,我可能就错过你了。”
阿兰靠在我背上,轻声说:“阿辉,谢谢你等我这一路。”
我骑着车,感受着她的体温,忽然想到一件事:“对了,你那封信呢?”
“什么信?”
“就是你让我等三年那封信啊。”
阿兰笑了:“你猜猜看,那信里写了什么?”
我停下车,回头看她:“你该不会是放了张白纸吧?”
“才不是呢,”阿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泛黄的信封,“喏,你自己看。”
我打开信封,里面果然是一张纸,上面就写了一句话:
“值得等的人,总会在对的时间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