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情报泄露,一次聚餐让李克农发现端倪:特务竟藏在毛主席身边

沛儿阅览趣事 2025-04-17 05:44:40

一次看似“普通”的聚餐活动中,实则却暗流涌动,李克农接到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迅速部署行动,安排侦查员对每一个入席之人展开严密监视。在众多宾客中,一个男子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突然,一个细微的举动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克农迅速向组织汇报这一紧急情况。调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每一条线索都被仔细梳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毛主席身边竟隐藏着敌方特务人员!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这位特务最后有没有被抓到?

毛主席访苏专列泄密,李克农破局

1949年12月底,毛主席率中国代表团乘坐专列前往莫斯科访问,此次出访意义非凡,关乎国家未来走向,保密级别极高,知晓行程的只有少数核心人员,每个环节都被严格把控,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专列启程前夕,李克农正埋首处理文件,突然,机要员匆匆而入,手上紧紧攥着一份刚截获的情报。

李克农接过,只见情报显示,敌人已掌握专列行程,计划在长春爆破铁路桥,于哈尔滨炸毁列车,企图制造一场惊天惨剧,破坏国家外交大事。

李克农深知情况危急,容不得半点迟疑。他迅速起身,披上外套,大步走出办公室,调动各方力量,争分夺秒地开展行动。拆除炸药小组紧急奔赴长春和哈尔滨,到达目的地后。队员们在铁路桥和列车周围仔细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他们凭借着专业的技能和高度的专注,终于找到了隐藏在暗处的炸药,并小心翼翼地拆除,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谨慎,生怕稍有差池就会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

与此同时,安保部署小组也在紧张地行动。他们沿着专列的行驶路线,在各个关键站点、桥梁、隧道等重点区域增派警力,布置暗哨。

李克农则坐镇指挥中心,通过电台与各个行动小组保持密切联系,时刻掌握着行动的进展情况。他紧盯着地图上专列的行驶路线,不时下达着各项指令,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在李克农的精心指挥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专列终于安全抵达了目的地。

然而,列车安全抵达并没有让李克农松一口气,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忧虑之中。如此高度机密的行程竟然被泄露,除了参与策划的极少数人,还有内鬼在暗中窥视,这无疑意味着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毛主席这次去苏联,大概要花两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就会回到北京,如果没有找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毛主席返程的情报可能还会泄露。

隐秘代号“0409”

线索极其有限,李克农独自站在写着 “0409”黑板前。“李部长,这‘0409’查了好几天,一点儿有用的线索都没有,这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啥信息都没留下,没姓名、没身份、没照片,这可怎么查啊?”年轻的情报员语气中满是焦虑。

李克农深吸一口烟后说道:“别急,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敌人传递情报,肯定得有渠道,秘密电台的可能性最大。”

随后,李克农迅速召集技术人员,制定排查方案。“咱们从电波入手,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信号,尤其是近期突然出现的,信号微弱但又规律的,重点排查!”

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平静。“克农同志,”杨奇清开口说道,“按照您的指示,我们顺着秘密电台这条线索深挖,有了新发现。”

李克农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快说说,发现了什么?”

“我们排查了北京和天津所有与海外有频繁汇款往来的记录,”杨奇清一边说着,一边从文件袋里拿出一叠资料,“发现每个月都有一笔来自海外的汇款,汇入北京新桥贸易总公司,收款人名叫计采南,她是新桥贸易公司的股东,还用过“计爱琳”这个名字。”

计采南性格外向开朗,日常行事作风高调张扬,无论是在社交场合的频繁露面,还是工作中的处事风格,都与他印象中那些隐匿于黑暗、行事诡秘、经验老到的特务形象大相径庭。凭借多年在情报战线摸爬滚打积累的直觉与经验,李克农笃定这个看似普通的计采南背后一定另有隐情,于是,他决定设局一探究竟。

李克农迅速联系杨奇清,一番商议后,一个周密的计划悄然展开。杨奇清着手安排了一场看似平常的“治安调查”行动,选派了几位干练的情报人员,伪装成普通的治安调查员,前往计采南的活动场所。

行动当日,伪装的调查员们礼貌地与计采南接触,以日常询问的方式,看似随意地与她交谈,期间还故意透露了一些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紧要的信息。计采南脸上挂着如常的笑容,应答自如,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然而,情报人员们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时刻关注着计采南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负责监听敌方电台的小组也在紧张地工作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电波信号。果然,不久之后,监听小组捕捉到了敌方发出的一份电报,内容是提醒“计小姐”注意安全。

这份电报的出现,证实了计采南与间谍组织之间确实存在联系。但李克农明白,真正的“0409”绝非她。

一次聚餐让李克农发现端倪:特务竟藏在毛主席身边

这时的计采南似乎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她悄悄回到昏暗的房间,迅速打开藏在衣柜深处的秘密电台。她手指在发报机上飞速跳动,向外界发送着加密电报,殊不知这一切都被我方情报人员密切监视着。

很快,我方技术人员成功破解了两封关键电报。第一封电报的内容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确凿地证明了计采南的特务身份,而且从中得知她还有上级;第二封电报则揭露了她与毛人凤的联系,其中提及她近期因“出色表现”获赏300大洋。得知自己得到丰厚奖赏,计采南难掩内心的兴奋。

没几日,计采南精心组织了一场聚餐。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社交聚会,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众人举杯欢庆,气氛融洽。但李克农得到情报后,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蹊跷,马上安排人手对入席的每一个人展开严密监视。

宴会现场,一名男子的举动引起了监视人员的注意。他总是刻意避开人群的目光,眼神警惕地四处张望,行动鬼祟,稍有风吹草动就紧张不已,并且展现出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多次试图摆脱跟踪。

侦查员一路跟踪这名男子到他的落脚点,在暗处耐心观察。尽管抓捕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决定暂不动手,转而对计采南再次展开深入调查。侦查员们不辞辛劳,四处搜集线索,走访计采南的亲朋好友,查阅各种档案资料。终于,一个惊人的秘密浮出水面——计采南的弟弟计兆祥,竟然还活着。

这是一个被遗忘的名字,很多人都认为他早在几年前就死了。谁知,他不但活了下来,还以一名“死者”的身份,在首都潜伏了多年,还操纵着一台“万能电台”,随时监控着中央的动静。

计兆祥与姐姐计采南配合默契,一明一暗,一唱一和,在暗处构建起了一个隐秘又高效的情报网络。

计采南凭借外向性格和高调行事作掩护,频繁出入各种社交场合,收集看似琐碎却暗藏玄机的信息;计兆祥则深藏幕后,利用高超的情报传递技巧,悄无声息地将这些情报发往敌方阵营,手段之隐蔽,让人防不胜防。

李克农深知,这个特务网络一日不除,国家便一日不得安宁。他下达命令:“全面收网,务必一网打尽!”

调查组顺着计兆祥这条线索,逐步揪出了整个间谍团伙,其中包括计采南、计致玫、沈德乾等人。

根据调查,计兆祥在短短一年内就利用他的电台发送了215次电报,传递的情报总字数超过3万字。

至此,神秘的“0409”敌方特务机构,终于被解开了,北京这个隐藏在暗处的巨大威胁,也被扫除了。

0 阅读:80

沛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