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0日,美国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对媒体声称,中国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在美国的运营,引发了美方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在此之前,四名美议员曾致信布蒂吉格,称中国自动驾驶汽车的雷达、摄像头、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传感器,都可以用来“收集美国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会“分享给中国”。
不得不说,美国部分政客的“被害妄想症”十分严重,从电信、TikTok到华为、中国航天,美方一直以来都在刻意抵制中国技术,提防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窃取”其信息数据,但事实上,窃听、监视别国机密和政要,是美国长期以来的惯用做法,中国、欧洲多国美国窃听行径的都是受害者。

在美交通部长感到“担忧”的前一天,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参加阿彭斯论坛时曾表示,中国不希望同美国发生科技战或贸易战,但如果美方计划对中国关键行业的投资进行限制,那么中方肯定会做出回击。
目前,据美媒报道,拜登政府正计划出台相关法案,对投资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美企进行调查,与此同时,美国会也以“推动中国军事发展”为借口,调查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在华投资情况,可见,美方并没有将中国的话听到心里,仍执意在对抗和打压的道路上狂奔。

在美方将目光对准中国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后,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决定自7月2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丙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但部分美国企业的丙酸进入中国市场后,低于正常价格进行出售,对中企造成了严重影响。
实际上,中国商务部早在5月23日就收到了相关调查申请,此后一直在收集证据,在美方对中国不断挑衅的形势下,中方也不会手软。

不难看出,布林肯等多位美国高官的访华,并没有为中美关系带来改善,美方的对华政策也在持续升级,在其国内的“反华”氛围下,美国在军事、台海、经贸、科技等多个领域对华出招,对此中方的态度很明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期间,中国防长李尚福、外事办主任王毅和最高层先后会见基辛格,中方已严正指出,美方的一些人未同中国相向而行,导致中美关系处于低谷,要求美方树立正确的战略判断。而美方一面企图遏制中国,一面试图保持沟通、避免冲突,这是典型的双标举动。

在中国最高层接待基辛格时,将会谈地点安排在了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这也是基辛格首次访华,中方会见他的地点,其中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中美只有保持初心,两国关系才能恢复如初,若美方继续在台海、经贸等领域掀起对抗,中国的反制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