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异文考

大林品诗词 2025-02-11 19:48:38

东风未放花千树。早吹陨、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靥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辛弃疾(1140—1207)的《青玉案·元夕》。在今人眼中,这是稼轩词的代表作之一,但在古籍文献中,此词的收录及转引率并不算高。何士信(南宋人,生卒年不详)《草堂诗余》等影响较大的词选都没有收录这首词。顾从敬(明人,生卒年不详)、钱允治(1541—1624)等辑编的《续选草堂诗余》补收了此词,还把作者署为“无名氏”,说明此词仍不为时人所重。宋元人不待见,可能是认为这首词不具有辛氏代表性的“豪放”气质,未能体现稼轩的家国情怀。陈廷焯(1853—1892)《词则》在此词下阕眉批云:“艳语亦以气行之,是稼轩本色”,显然是视本词为艳词。但今之“论者基本公认,辛弃疾则可说是每饭不忘抗金”,所以《青玉案·元夕》也必有所寄托,于是出现了各式解读及其争议,比如词中的“那人”是指美丽女子,还是指词人自己,抑或喻指君王或遭贬谪的抗金志士?此词是在描写南宋临安的兴旺,还是在想像北宋东京的繁华,以寄收复失地之志?等等之类,都是着眼于宏大叙事,硬要赋予崇高的意旨。却没有人关注此词的文本本身,至少笔者没有看到。其实,这首词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异文,有些异文还迥异其趣,大有厘清的必要。比如“东风未放花千树”有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早吹陨”有作“更吹落”,“笑靥盈盈”有作“笑语盈盈”,等等。

笔者共从11种古籍文献的17种古籍版本中找到了《青玉案·元夕》,其中,辛弃疾门人范开(南宋人,生卒年不详)辑编的《稼轩词》(或名《稼轩长短句》)成书时间最早,且有清影宋钞本和元刻本存世,是稼轩词流存的主流,现在通行的《青玉案·元夕》就是此集中的文本。赵闻礼(1247年前后在世)辑编的《阳春白雪》亦为宋代文献,本次考证检索到了该文献的4种古籍版本。这些古籍及版本中的异文情况详见附表。

一、“未”与“夜”,“早”与“更”,“陨”与“落”

起首两句中的这三处异文放在一起探讨,是因为词意有关联。

《稼轩词》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康熙(1654—1722日)《御选历代诗余》、陈廷焯《词则》从之,朱彝尊(1629—1709)《词综》、周济(晚清人,生卒年不详)《宋四家词选》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陨,星如雨”——区别仅在“落”与“陨”,仍可归于一种版本类型。

《阳春白雪》作“东风未放花千树。早吹落,星如雨”。顾从敬《续选草堂诗余》、卓人月(1606—1636)《古今词统》和《诗余广选》、潘游龙(明末人,生卒年不详)《古今诗余醉》以及凌濛初(1580—1644)《二刻拍案惊奇》所引则均作“东风未放花千树。早吹陨,星如雨”——区别亦仅在“落”与“陨”,也可算是一种版本类型。

“落”和“陨”都是陨落的意思,“陨”专指天体的坠落,与下文的“星”更加匹配,《春秋·庄公七年》有“夜中,星陨如雨”之句。但此处异文无关紧要,姑且略过。

“东风夜放花千树”和“东风未放花千树”的意思大不相同。“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意思是春风在元夕之夜催开了很多的(烟)花,形容元宵夜的灯火之盛。此句应该化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句。“东风未放花千树”的意思是春风尚未使各种各样的花儿绽放,因为元夕之时刚刚入春,通常尚未出九,天气还很寒冷。“东风未放花千树”中的“花”是指植物之花,属于写实;而“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的“花”是指焰火之花,属于比喻。就两句本身而论,难分优劣。但结合下文,“东风未放花千树”或优于“东风夜放花千树”。

首先,下文有“一夜鱼龙舞”,句中有一“夜”字,若首句作“东风夜放花千树”,则有重复之嫌。而若首句作“东风未放花千树”,则无此弊。虽然词作并不像格律诗那样忌重,本词中“香”字亦有重复,但重复用词终归不美。再者,“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更吹落,星如雨”也有重复之嫌,因为句中的“花”(挂在树上的花灯)和“星”(烟花燃放产生的火星)比较类似。而“东风未放花千树。早吹陨,星如雨”不仅巧妙地点明了初春的时令特征,而且语含转折之意:虽然春风尚未使花儿绽放,但早早地把如雨的星星吹了下来。“文似看山不喜平”,相比之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就比较平。

二、“语”与“靥”

“笑语盈盈”还是“笑靥盈盈”?

《稼轩词》作“笑语盈盈”,康熙《御选历代诗余》、陈廷焯《词则》、朱彝尊《词综》、周济《宋四家词选》等从之。这是一种版本类型。

《阳春白雪》作“笑靥盈盈”。《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诗余广选》、《古今诗余醉》、《二刻拍案惊奇》等从之。沈雄《古今词话》引用的词句亦为“笑靥盈盈暗香去”。这是另一种版本类型。

“笑语盈盈暗香去”和“笑靥盈盈暗香去”分别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和“东风未放花千树。早吹陨,星如雨”搭配。两种版本类型各自传承。

靥,酒窝也。人在笑的时候,脸上的酒窝会更加明显。盈,满溢也。“笑靥盈盈”,就是笑容满面,这是一种美好的仪容。《楚辞·大招》有句:“靥辅奇牙,宜笑嘕只。”张衡(78—139)《七辩》赞西施“靥辅巧笑,清眸流眄”,曹植(192—232)《洛神赋》赞洛神:“明眸善睐,靥辅承权。”东汉王逸(约89—158)注《七辩》句曰:“美女颊有靥辅,口有奇牙,嫣然而笑,尤娟好。”龚敩(明初人,生卒年不详)《为张邦英题钱舜举折枝梅花》有句“罗浮美人亦大好,笑靥盈盈破春早”。因此,“笑靥盈盈”出现在《青玉案·元夕》中是非常合适的。而“笑语盈盈”却给人以违和之感,因为“盈盈”可以形容姿容,似不能形容语言。不过,“笑语盈盈”在宋词中却多有出现,比如曹组(北宋人,生卒年不详)《声声慢▪重檐飞峻》有“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之句,赵善扛(南宋人,生卒年不详)《喜迁莺·春宴》有“辉艳冶,笑语盈盈,花面交相向”之句,周邦彦(1056—1121)《瑞龙吟·春景》有“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之句。而“笑靥盈盈”在宋代诗词中反倒没有其他的用例。

三、其他异文

王国维(1877—1927)《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段话所引辛词之尾句中的“回头蓦见”和“那人正在”中的“正”,在古籍文献及版本中均未有见,当为王国维记忆之误。许文雨(现代学者,生卒年不详)《人间词话讲疏》注曰:“王引有异文,或由未展原书,仅凭记忆耶?”除本句外,《人间词话》所引词句还有很多错误。王国维可能对自己的记忆过于自信,引用时没有查核原文。

“众里寻他千百度”中的“他”,在《稼轩词》中作“它”,在《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诗余广选》《二刻拍案惊奇》中作“香”。按照现代汉语规范,“他”和“它”当作“她”,但古文中,“她”同“姐”,与今义不同。“香”应是美人的代称,但上句有“暗香”,上阕更有“香满路”,一而再,再而三,委实不美。

本词之题,《稼轩词》作“元夕”,《词综》《词则》《宋四家词选》从之。《阳春白雪》无题,《御选历代诗余》从之。《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诗余广选》《古今诗余醉》作“元宵”。

本词作者,《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均作“无名氏”,《御选历代诗余》竟作“姚进道”。姚述唐,字进道,钱塘人,南宋绍兴年间进士,著有《萧台公余词》。

四、结语

《稼轩集》是辛词的正宗,加之《宋词三百词》亦因之,遂使今之通行本均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的门人范开在《稼轩集》序言中说:“开久从公游,其残膏賸馥,得所霑焉为多。因暇日裒集冥搜,才逾百首,皆亲得于公者。以近时流布于海内者率多赝本,吾为此惧,故不敢独閟,将以祛传者之惑焉。”照此说来,《稼轩集》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但流行至今的《稼轩集》都不是范开手编的原本,在传抄或翻刻的过程中也难免发生讹误。所以,亦不能断言《稼轩集》中的《青玉案·元夕》就是原本。单就文本而言,“东风未放花千树。早吹陨,星如雨”和“笑靥盈盈暗香去”似更可取。

参考文献:

[1](宋)辛弃疾撰:《稼轩词》,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钞本,甲集第31页。《稼轩长短句》,元大德三年(1299)铅山广信书院刻本,卷7第12页。《稼轩长短句》,明嘉靖十五年(1536)王诏刻本,卷7第11页。

[2](宋)赵闻礼辑:《阳春白雪》,清嘉庆宛委别藏仿写旧抄本,卷1第16页。清道光十年瞿氏清吟阁校缮刊本,卷1第15页。清道光十九年(1839)边裕礼抄本(国图善本书号:10974),卷1第15页。古抄本(国图善本书号:CBM2389),卷1第1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九年(1940)版,卷1第22页。

[3](明)顾从敬、钱允治辑:《类选笺释续选草堂诗余》,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刻本,卷下第17页。

[4](明)卓人月辑:《古今词统》,明崇祯二年(1629)刻本,卷10第33页。

[5](明)卓人月辑:《诗余广选》,明末刻本(国图善本书号:15419),卷7第1页。

[6](明)凌蒙初撰:《二刻拍案惊奇》,明崇祯五年(1632)尚友堂刻本,卷40第1页。

[7](明)潘游龙辑:《古今诗余醉》,明崇祯年间胡正言十竹斋刻本,卷1第7页。明崇祯年间刻本(国图善本书号:CBM2390),卷1第31页。

[8](清)周济辑:《宋四家词选》,清道光十二年刻本,第14页。

[9](清)朱彝尊撰:《词综》,清离藻堂四库荟要写本,卷13第1页。

[10](清)康熙:《御选历代诗余》,清离藻堂四库荟要写本,卷44第18页。

[11](清)陈廷焯撰:《词则》,清光绪十六年抄本,(闲情集)卷2第5页。

[12]王国维撰:《人间词话》,北京:朴社民国十五年(1926)版,第12页。

[13]许文雨编著:《人间词话讲疏》[M],南京:正中书局民国二十六年(1937)版,第19页。

0 阅读:14

大林品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