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屏都是晒美股亏损~

绍仓仓 2025-03-11 14:36:54

前一个月看小某书的时候,都是晒一些美国妖股走势和短期收益图,卖房炒美股的FIRE计划,100万美金计划等等。

而现在去看某红书,满屏都是晒亏损的,今天你又亏了多少?

有玩多倍杠杆和期权,短期亏损99%的。

有一个月亏掉一年生活费的,先炒美股亏损,再玩期权亏没了。

根据我初步看下来,如果炒的是此前热门的美股算力、特斯拉、英伟达,或者一些纯概念MEME股,甚至期权等,很多散户一个多月下来,亏损在20%以上了,少的亏损几千美元,多的几十万美元以上。

说一下这轮美股下跌的逻辑,个人认为有三个:

一、这轮美股大跌起于1月27日,低成本的DeepSeek 横空出世,在各国APP霸榜,打破了美国科技垄断的局面。

华尔街的机构渐渐达成共识,美国科技股的价值和稀缺性,不足以支撑目前的市盈率,这是本轮美股下跌的核心逻辑。

如果美国科技巨头如果无法进一.步证明其技术先进性和稀缺性,无法证明玩AI需要的持续天量的产业资金投入是合理的,撤出去的热钱不会再投入到这些公司。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英伟达公布了超预期的财报,股价走势也是一路向下的原因。而如果Ai股只是符合预期或基本达到预期,那么迎来的可能就是大跌。

二、随着特朗普的上台,一些政策让市场资金感到不安,市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

特朗普一贯支持对他国经济体加征关税,试图通过“关税壁垒”来保护美国制造业。然而,这种做法会推高进口成本,增加美国企业的生产开支,进而压缩利润空间。

例如:制造业与零售业:需要进口原材料和商品的企业(如苹果、波音、沃尔玛)可能面临更高的成本,进而削弱盈利能力。

农产品出口受损:如果他国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农产品出口可能大幅减少,影响农业股和相关供应链公司。

如果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公司可能不得不重新调整供应链,增加短期成本,同时面临国际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这对科技股(如苹果、特斯拉)、制造业公司以及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企业而言是个不利因素。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倾向于“单边主义”和“极限施压”,容易引发地缘政治紧张,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同时增加政策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会对美股构成压力,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三、过去两年积累的获利盘太多,对一些新技术已经审美疲劳,其他市场产生分流效应。

2023-2024年,美股尤其是科技巨头(如苹果、微软、英伟达等)在AI浪潮的推动下大幅上涨,带动整体市场屡创新高。

然而,到2025年1月27日以后,市场开始意识到AI等热门赛道的增长预期已经被充分计入股价,投资者对进一步上涨的信心不足。

即使美联储在2025年年中开始降息,市场可能会迎来短期反弹,但资金更可能流向稳定增长的行业,而不是继续推高科技巨头的估值。

过去十年,美股的想象力主要来源于新技术的突破,如云计算、AI、自动驾驶等。然而,随着这些技术逐步成熟,或不能如期实现盈利目标,那么美股吸引力将随之下降。

一部分国际资金可能会流向估值较低的新兴市场,比如中国市场(政策环境改善)。此外,欧洲市场也可能受益,尤其是德国、法国等地的先进制造业和能源企业。

所以综合看来,这轮美股下跌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的市场原因,不要盲目去抄底个股,下跌时要做的是去杠杆;但从另一角度看,个人觉得,如果以指数来说,美股各大指数早晚还是要再创新高,因为标普等指数就是不断推陈出新的一个产物,老公司不行了会有新公司顶上去,加上401K制度等注定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这套机制长期看慢牛还是比较明显的。

最近看到一个美股90年代涨幅排名,还是有很大启发,那就是说,科技、消费、医药的龙头公司,长期看回报是巨大的,选一个合适估值的优质标的长期持有,要远比动不动空仓要好。

戴尔公司在90年代产生了890倍的回报,这可类比2006至今的苹果公司,都是消费电子龙头。

BESTBUY可以看作是COSTCO和拼多多,在一定程度改变了零售业格局。

SCH嘉信理财可以类比IBKR和东方财富,通过互联网改变经纪业务。

要重视龙一而不是龙二,例如比特币走势远好于以太坊,台积电走势远好于英特尔,COSTCO走势远好于其他零售公司。

而以港股来说,泡泡马特、老铺黄金、中芯国际、毛戈平、蜜雪集团等龙头公司的走势远好于其他小规模公司,比如都是做奶茶的,蜜雪集团今天涨了超10%,蜜雪的茶下跌20%。

综合看来,尽管美股下跌,防范风险的同时,未必不会有新的机会出来,有时候下跌反而是好事,市场没那么浮躁,更适合建立长仓,但这可能需要深入的市场了解和产业洞察力。

不管怎样,资本永不眠。

更多专业分析文章

仓都加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中所列公司或股票名,仅是案例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
0 阅读:0

绍仓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