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中国煤炭基建领域首个“BIM+北斗”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应用;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新规5月1日起施行

今日北斗 2025-04-12 14:35:58

NO.1

中国煤炭基建领域首个“BIM + 北斗”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应用

IT之家 4 月 9 日消息,据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消息,国家能源集团数智科技公司“空天地北斗定位技术”在新街能源智慧基建管理系统部署。这是国内煤炭基建领域首个“BIM + 北斗”建设项目,标志着中国煤炭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介绍,该系统通过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天基卫星定位 + 地基传感监测 + BIM 数字孪生”的立体化智能管控体系,为提升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和优化施工流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北斗芯片模组,实现了对人员、设备的厘米级精确定位和实时追踪。通过与 BIM 模型的智能绑定,系统不仅可以进行轨迹回溯和电子围栏预警,还能集成施工进度、设备状态等关键数据,生成三维可视化分析看板,首次在煤矿基建领域实现了“人-机-环”全要素数据的实时联动与智能分析。

IT之家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悉,该应用改变了传统煤炭基建领域依赖人工巡检和经验判断的管理模式,建立起覆盖勘探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体系。系统通过实时数据交互与智能预警机制,推动矿山安全管理从“事后追责”到“事前预警”转变,管理方式从“人防”到“技防”升级,决策机制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革新,为解决复杂工业环境下人机物协同管控这一行业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来源:IT之家

NO.2

工信部:北斗产业必须加强战略总体规划研究 研究制定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在《新型工业化》杂志发表《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 高质量发展北斗产业》一文。文章指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需坚持全链条发展,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加强战略总体规划研究,发挥北斗系统的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共振耦合,打造要素完备、创新活跃、良性健康的产业生态。

文章强调,北斗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国际局势动荡、地缘冲突加剧的复杂形势,加快建设完全自主可控、弹性智能、安全可信的北斗系统,构建更高韧性的国家综合时空信息体系,对于进一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提升防范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还提出,要谋划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研究制定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一体推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协同发展。聚焦下一代定位、导航和授时技术,星地融合技术,综合协同服务等关键技术和重点环节,加大时空信息技术及产品开发支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观点网

NO.3

中国电信湖北公司自主研发应急卫星专网单兵随行保障系统

4月初,湖北襄阳一处群山环绕的偏僻山村,肩背新型应急卫星专网单兵随行保障系统的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应急保障队员在田间、山路、沟坡等处来回走动,逐处查看数据。“下载速率稳定在20Mbps,信号覆盖范围超过300米,语音通话清晰,符合灾后救援随行保障需求!”

传统的应急通信车辆等重型通信装备体积大、重量大,一旦遇到复杂地形,或因自然灾害造成道路损毁,往往很难抵达通信保障一线。自2024年5月开始,中国电信湖北公司针对应急通信保障痛点,着手研发应急卫星专网单兵随行保障系统。该系统由单兵头盔和单兵随行基站组成,具备方便携带、快速部署的优势。单兵头盔嵌有卫星信号收发单元,支持天通卫星语音通话、短报文发送等业务,并具备音/视频实时回传、夜间照明等功能,续航时长≥8小时,可通过便携式充电宝,同步进行电量补充。单兵随行基站集成有4G/5G通信模块、Mesh通信模块及对讲机功能,采用一体轻量化设计,基站重量<9kg,有效覆盖范围约12万平方米,支持126个并发用户,提供数据(下载速率≥10Mbps)、Volet高清语音、短信等多种业务。

由单兵头盔和单兵随行基站组成的保障系统展现出强大的通信保障能力,已在商洛柞水抗洪救援、襄阳保康山区火灾救援等保障中经受了实战检验。

来源:中国电信澎湃号

NO.4

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新规5月1日起施行

《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将于5月1日起施行,旨在进一步激发航天企业活力,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卫星网络国内协调是指在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框架下,我国卫星网络之间、卫星网络与地面无线电台(站)之间的频率协调。

《办法》规范和优化了卫星网络国内协调工作,明确了国内协调基本原则,就国内协调地位判定标准、各单位职责分工、干扰处置和监督措施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规范了国内协调程序,明确了建立国内协调关系的条件和流程,国内协调需求征集、汇总和公示,以及协调反馈等环节的时限要求。

根据《办法》,国内协调地位较低的卫星网络应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对国内协调地位较高的卫星网络造成有害干扰,也不得向国内协调地位较高的卫星网络提出免受有害干扰的保护要求。《办法》还鼓励卫星操作单位通过加强合作和技术创新的方式完成协调,对于协调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支持通过先行先试和试验验证的方式进行协调。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崔爽

NO.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3 日至 5 月 2 日。

国家鼓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技术创新,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各行业各领域的规模应用,与经济社会创新融合发展。

国家持续优化卫星导航应用生态,促进卫星导航基础设施共享共用,推进卫星导航标准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有序竞争,促进公平发展。

国家积极开展卫星导航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参与卫星导航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卫星导航国际秩序,共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成果,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IT之家

NO.6

北京: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根据该方案,到2027年底,北京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提升5G赋能千行百业应用水平,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根据方案,到2027年底,北京的5G个人用户普及率基本达到100%,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工业领域规上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5G融合应用产业体系逐步完善,芯片模组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北京5G网络效能将大幅跃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包含5G-A基站)将达到70个,5G网络驻留比超85%,全面支持IPv6技术。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到2027年底将累计新建或改造超过3.5万个具备5G-A能力的基站,实现五环内全域连续覆盖,重点场景及区域实现5G-A网络覆盖。在城市实现5G-A轻量化基站连续覆盖,累计建成20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

在此基础上,北京将布局新兴终端生态,比如深度赋能基于5G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云设备等的研发展示与场景落地,积极孵化融合5G的裸眼3D技术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居产品等的创新业态。加速推进“5G上车”,激励车企在汽车前装环节集成5G通信模组。

来源:新华社

NO.7

骆驼发布全球首款配备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的“珠峰定制版”高山连体服

2025年4月,户外品牌CAMEL骆驼在四川成都举办“南北同攀,登顶珠峰——骆驼珠峰攀登出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骆驼同步发布全球首款配备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的“珠峰定制版”高山连体服,以及2025“骆驼十峰”计划,推动全民户外运动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据悉,为了给予队员们更有力的保护,骆驼与华镁钛科技联合,为每位攀登珠峰队员配备了卫星直连设备,装载在连体服中。这是全球首款配备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的“珠峰定制版”高山连体服,配备可穿戴卫星直连天线,提供全天候直连卫星服务,包括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高精度轨迹锁定、卫星通话及紧急呼救等功能。同时登山队携带超轻量级卫星互联网宽带便携终端,在高海拔地区提供全天候卫星互联网高清视频直播服务。北斗系统连体羽绒服,由骆驼专门为珠峰队员们定制,可实现对队员们所处海拔高度、经纬度的实时追踪,及时检测摔倒或突发海拔落差,并配有“一键求救”功能,确保两支队伍在极端环境下能与大本营保持实时通讯与安全联动。

来源:新华网

0 阅读:0

今日北斗

简介:北斗卫星导航行业垂直新媒体平台和综合性行业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