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打官兵,砸衙门,步军统领直接告御状,宗人府拿捏错人情世故

书雁聊人啊 2025-04-19 10:13:25

1808年,一个泼皮无赖在天子脚下公然逞凶,不仅打伤了小贩、打跑了官兵,甚至还冲进步军统领衙门打砸了一番。

这件事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却是史料中记载的真事儿。毕竟,他在史册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是因为成了反面典型。

这个泼皮叫敏学,五月初九这天喝了点酒。

本来天气就比较燥热,他喝完酒之后浑身更是热得难受,于是就光着膀子、带着小厮去剃了头,然后就在街上闲逛。

路过炒豆胡同,也就是如今北京东城交道口那块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一个小贩吆喝卖白薯。

虽然他不学无术,但也知道白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是秋冬季节才能见到的产物。

于是,他就旺财拿了一回耗子,冲过去呵斥小贩糊弄人。

可是没想到,小贩见有人闹事也不恼,竟然真的从竹筐里摸出来一个白薯,笑盈盈地递到了敏学面前。

敏学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还真是白薯,瞬间搞得很是尴尬。

但他是个泼皮,哪有什么道理可讲,把白薯往地上一扔,又踩了一脚,冷哼了一声扭头就要走。

这下小贩可不干了,拉着敏学不让走,无论如何也得赔个白薯钱。

实际上,敏学手里面根本不缺那仨瓜俩枣的,只不过感觉丢了面子不舒服,拧着头就是不赔,甚至还无理硬三分出口骂人。

结果,两人从最初的拉拉扯扯、口舌交锋,逐渐演变为肢体冲突。

要是单打独斗,敏学还真不一定能打过小贩。

但是他身边还带了个小厮,小贩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败下阵来,被主仆二人摁在地上使劲摩擦。

原本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逐渐发现势头不对劲,要是再不制止,这俩货就要把小贩活活打死了,于是就赶紧跑到步军统领衙门报了官。

维持皇城治安,正是步军统领衙门的主要职责之一,管事的接到报案后,立即就派了几个兵丁前去拿人。

谁知,敏学见了官兵仍旧十分嚣张,竟然把官兵也给打跑了,着实让围观的人吃了一惊。

但这事到此还没有完,打跑了官兵敏学还不解气,又让小厮回去喊了一群人,直接冲到步军统领衙门,又把衙门给打砸了一番,这才消了气。

有的可能要说了,一个泼皮就算再厉害,敢跟衙门过不去吗?

还别说,这个敏学可不是个普通的泼皮,人家的姓氏可是“爱新觉罗”,妥妥的皇族子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黄带子”。

所谓的“黄带子”,就是努尔哈赤这一支脉,包括努尔哈赤亲兄弟的后世子孙。

他们身上明显的标志,就是腰间会系一根黄色的丝带。

还有一类皇族俗称“红带子”,顾名思义就是腰间系一根红色的丝带,成员是努尔哈赤堂兄弟的后世子孙。

无论黄带子还是红带子,在清朝都是无人敢惹的存在。

可是这一天敏学光着膀子,腰间没有系黄丝带,小贩根本就不知道他的身份。

要是小贩知道了敏学的身份,别说砸一个白薯了,就算是摊子都被砸了也只能自认倒霉不敢吭声。

步军统领衙门面对敏学这号人,也是没有一点办法,不敢招惹。

但是敏学这次做得有点过分,打了兵丁也就算了,还把衙门给砸了,等于说直接打了官员的脸。

官员虽然不敢跟皇族子弟硬刚,但真是咽不下这口气,难道真的没有王法了吗?于是,人家直接写了个折子,找皇帝告御状。

就这样,步军统领衙门的奏折,很快就递到了嘉庆的面前。

别看嘉庆皇帝不咋地,在史书上也没留下什么好名声,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还算不错。

嘉庆看完奏折之后勃然大怒,命刑部和宗人府共同处理这件事情。

只是没想到,刑部尚书秦承恩是个老糊涂,主管宗人府的仪亲王永璇也是个不干事的主。

两人捣鼓了半天,最终搞出来一个惩治结果:念及敏学是初犯,廷杖二十五,禁足九个月,罚俸一年,赔偿衙门的物品损失。

两个人本以为拿捏了人情世故,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踩了马蹄子了。

惩治结果递到嘉庆面前,把嘉庆气得火冒三丈,这样的惩治等于是给敏学挠了挠痒。

眼看亲哥哥和大臣不干事,嘉庆只得亲自处理:永璇革职并罚俸三年,秦承恩降为翰林院编修,敏学被拖至宫门外重打四十大板,然后送往盛京禁足反省。

在嘉庆的介入下,这档子事算是有了个不错的结果。

恐怕敏学做梦都没有想到,因为“打假白薯”撞到了嘉庆的铁板上,被打了半死不说,还失去了黄带子应有的待遇。

最有意思的是,他还能以泼皮无赖的形象,在史料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相对于籍籍无名的皇族子弟来说也不算“亏”。只不过,付出的代价,有点大。

参考资料:《清仁宗实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

0 阅读:1

书雁聊人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