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一篇当代“寻乌调查”大报告?

耿说来意 2025-04-12 12:38:52

当代农村的真实情况如何?应该说并没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混沌的,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

当今中国,急需一篇类似“寻乌调查”的大报告。

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毛主席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在寻乌开展了为期20多天的社会调查,对寻乌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分析,形成了5章39节8万余字的大报告,堪称调查研究的典范之作,史称“寻乌调查”。

“寻乌调查”为制定正确的商业政策和调整土地分配政策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据,对当时的土地革命斗争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甚至也被称为毛主席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调查研究是毛主席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手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主席的经典语录,它成为人们观察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原则。

建国后,毛主席时常要求和督导各级干部沉下去搞调研,他说:“你要找什么知识,蹲在机关里是找不到的。真正出知识的地方是工厂、合作社、商店。工厂怎么办,合作社怎么办,商店怎么办,在机关里是搞不清楚的。越是上层越没有东西。要解决问题,一定要自己下去,或者是请下面的人上来。第一不下去,第二不请下面的人上来,就不能解决问题。”

毛主席这样要求别人,自己也这样做,他经常准备准备行囊,准备几大箱子书籍,就到全国各地“云游”去了,其实是去了解中国最真实的国情,用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法永不过时,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尤其需要一篇当代的“寻乌调查”,以一个县,或者一个乡,或者一个村为调查对象,把情况好好摸一摸,做为乡村振兴的依据,也好对症下药,形成共识,指导乡村振兴的大局,把乡村尽快振兴起来。

0 阅读:0

耿说来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