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后东契奇首节场均10.6分、真实投篮率63.3%。在他的带领下,湖人同期场均30.8分,仅次于雷霆和掘金。
不过,第二节初始阶段当东契奇轮休后湖人进攻效率开始下降。用数据来说,同期第二节场均29.0分、联盟第12。看得出来,湖人有东契奇依赖症了。
对森林狼的季后赛G1,俨然就是常规赛场景的再现。
首节东契奇10投5中得到16分,在他的带领下湖人28:21取得首节领先。不过,第二节当东契奇轮休后湖人被森林狼打出一波26:6攻击波,就此领先优势荡然无存。最终半场结束湖人48:59落后森林狼11分。
说到这,有一点不得不提:第二节球为何不给东契奇了?
我的意思,在里夫斯状态不好、八村塁和芬尼·史密斯等缺乏自主进攻能力时就应该让东子多打。但事实上雷迪克并没有这么做。
第三节除前三分钟被森林狼打了一波11:0外,其余时间湖人在进攻端做的还是不错的。准确的说,球又更多的回到了东契奇手中——单节6投5中得到11分。
78:94,带着16分的劣势湖人进入第四节。
虽然凭借着东契奇、詹姆斯、里夫斯的连续得分湖人将分差缩小到12分,但爱德华兹的连续得分瞬速浇灭湖人的反扑势头。最终湖人95:117,22分惨败森林狼。
回顾本场比赛,湖人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如刚才所说,当东契奇手感好时、上半场詹姆斯、里夫斯等手感不佳时前者为何在第二节得不到“球”。
全场比赛下来,东契奇得到37分8篮板,显然这是常规数据。但仅有1次助攻,这是加盟湖人以来新低——此前最低是对雄鹿和凯尔特人的单场3次助攻。
显然,得不到球权下东契奇也就谈不上串联球队了。
第二,整个上半场詹姆斯、里夫斯合计只有19投7中,好在下半场合计12投6中。不否认二人的快速调整能力,但换个角度看状态出的太晚了。
第三,全场比赛下来湖人替补合计只有13分,这甚至还不如森林狼替补纳兹·里德一人的23分多。
当然,本场比赛湖人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说36.6%的三分率。常规赛,湖人整体三分出手占比42.5%、三分率36.6%。很大程度看,本场惨败不是球队主要进攻出现了问题。
整体来说,赛后紫金军团出现3忧1喜,分别如下:
1忧,当东契奇状态好时某一时段得不到球权;
2忧,詹姆斯、里夫斯状态出的太晚;
3忧,替补进攻火力不足;
1喜,主要终结手段的三分在线。
相对来说,我认为第二点即詹姆斯、里夫斯这点急需改变。
本场比赛,为何东契奇某一时间得不到球队?
事实上,东契奇加盟湖人以来固定的就是第二节初始阶段下场休息,此时由詹姆斯或里夫斯领着二阵打。换个角度看,本场比赛湖人战术并没有偏离,只是上半场后两人不在状态。从而被森林狼打出26:6的攻击波。
本场比赛,湖人替补为何进攻火力差?
事实上,全明星后湖人替补场均26.2分,同期仅优于尼克斯和掘金。换言之,这是老大难问题。体现在本场,还是上半场詹姆斯、里夫斯状态差,从而带不动替补进攻。
由此在G2的比赛中詹姆斯、里夫斯尽早进入状态,我们会看到如下场景:
第一,东契奇下场休息时詹姆斯或里夫斯能够撑起球队进攻。
第二,有了第一点,相应的也能带起二阵。
综上两点,也就不会出场本场被森林狼打出攻击波迅速拉开分差的局面了。
通过本场比赛来看,如果詹姆斯、里夫斯不尽快调整状态的话,G2湖人也很难赢球。
当然,系列赛是7场4胜制。也就是说,湖人还有调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