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主席接见清朝禁卫军司令,风趣地说:长得不像是大将军

温子淳阿 2025-03-31 16:28:35

1955年,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大会休息期间,周总理带一位陌生人至毛主席前介绍,称此人为清朝禁卫军司令载涛先生。

毛主席审视他后,幽默言道,其貌不似大将,反类文雅书生。

毛主席确实目光如炬,其洞察力令人钦佩。

载涛曾任禁卫军司令,却从未参与过战斗。其中缘由究竟如何?

【不一样的清朝“将军”】

爱新觉罗·载涛是载涛全名,出身显赫,乃光绪帝异母弟,亦是溥仪七叔,在当时拥有极高贵的地位。

当时皇家子弟众多,但能如载涛般获得善终者寥寥无几。

他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为他具备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载涛自幼与众不同,他从不沉迷于权术地位,亦不热衷争名夺利。

他三岁时,慈禧为独揽政权,将他这个懵懂孩童任命为镇国将军。

他逐渐长大后意识到,那只是个虚名,因此从未介入军队事务。

他酷爱骑马这一爱好,曾在法国骑兵学校留学,回国后专注于学习养马知识。

经他饲养的马匹,皆膘肥体壮,奔跑迅速,健步如飞。

他崇尚娱乐,却计划将养马作为生活重心,期望以此平淡度过一生。

特殊身份决定了他无法在动荡时局中仅作旁观者,必须参与其中。

溥仪登基后,摄政王载沣为稳朝堂,召回在外游乐的诸弟,且将军权授予他们,以图加强统治。

载涛被任命为禁卫军司令,负责保卫皇城安全。

这等同于爱新觉罗全族的安危系于他一人,他自然不敢再有丝毫怠慢。

为训练优秀军队,他赴日、美、英、法等八国考察学习。

他尚未完成部队训练,辛亥革命即爆发,旧封建王朝被推翻,溥仪首次退位。

载涛曾有意“重振朝纲”,但在民国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以破产告终。

相较于其他清朝旧臣,载涛执念不深。他原本人生目标便是远离是非,做个闲散王爷。

虽得闲散,但“王爷”之称已不复存在,一去不返。

载涛昔日不结党营私,清朝灭亡后,亦拒绝日本拉拢,故而生活失去所有依靠。

众人未曾料到,这位自幼娇生惯养的“王爷”,最终竟会落魄至贩卖废旧物品为生。

【穷困潦倒的“王爷”】

1924年,清室优待条件废除,载涛一家三十口人经济来源彻底中断。

载涛身为一家之主,需承担养活全家的重任。

他无谋生技能,只得卖掉“涛贝勒府”,在偏僻小巷购得小院。余钱用作日常开销。

没过几年,那笔钱便用尽。载涛无奈,只得将部分房产出租,全家依赖租金维持生计。

坐吃山空非长久之计,他深思熟虑后,决定摆摊卖家中破烂、旧物维生。

他出身皇室,家中即便是普通筷子也价值连城。故而,摆摊之初便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

众人初时未识其身份,误以为是从某官家购得之物,正欲转售他人。

最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无意间使他身份败露。

他误将贵重花瓶当作普通物件卖掉,原因是他看不懂瓷器,错估了其价值。

买主欣喜万分,自此日日光顾载涛摊位。此事迅速传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购买,载涛的生意日渐兴隆。

久而久之,众人认出此乃昔日清朝王爷。众人皆感诧异,难料昔日王爷竟落魄至此。

新中国已成立,众人转念,当下倡导人人平等,对此现象也就不再感到奇怪了。

不久后,此事引起了中央的。

【重获新生】

表扬过后,对方切入正题,鉴于其在群众中的高威望,现诚邀他参与街道工作。

载涛始终忧虑特殊身份令群众不悦。见我党鼎力支持,他深感感激。

他常现身街巷,或助民众清洁,或协警查户口。抗美援朝时,他更逐户动员捐衣捐粮。

众人与他相熟后,不再用“七爷”、“贝勒爷”相称,转而直呼他为“老载”。

载涛倍感新鲜与满足,仿佛自己已融入群众之中,与民众融为一体。

1950年,李济深同志特地到访,他与老友相谈甚欢,整个晚上都在深入交流。

对方归后,向中央领导报告其情况,并建议让其投身工作,为国家效力。

毛主席得知其经历后感慨良多。抗日时期,溥仪与日方屡以重金诱其“出山”,但他均未动摇。

他坚守民族气节,明确表示宁可去卖破烂,也绝不与他们为伍,这份信念始终坚定不移。

毛主席对这样拥有骨气的清朝旧臣,自然是极为赞赏的。

知他懂养马驯马后,主席任命他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行政级别定为十三级。

得知主席任命,载涛深感荣幸。他热泪盈眶表示,新中国诞生,亦是他新生之时。

他此后始终勤勉尽责,培育出数万匹优质战马,这些战马后被送至朝鲜战场,为战斗获胜争取了宝贵时机。

1955年,于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中,他与毛主席首次正式会面。

得知要见主席,他初时紧张。交谈后发现,主席毫无架子。

周总理引领他至主席面前,主席风趣言道,其貌不似大将军,倒似一书生。

话音刚止,众人皆笑。见主席面容和蔼,载涛亦渐感轻松。

主席随后嘱咐他,抽时间去探望溥仪,并给予帮助,以促进其思想改造。

载涛原本不愿参与,因溥仪现为战犯,且过往有错,他心中早已对其充满愤恨。

但毛主席指出,目标是消灭剥削阶级,非针对个人。溥仪受时代所限,应获谅解。

载涛听后不再固执,随即铭记主席嘱咐,不久便亲自前往探望溥仪。

两人相见泪满眶,载涛细心叮嘱旁。重聚皆因党关怀,深情厚谊心中藏。

他随后叮嘱对方,务必勤奋学习,力求尽早蜕变为新成员。溥仪频频应允。

载涛后续全身心投入人民事业,致力于服务民众,切实履行了一名人民公仆的职责。

0 阅读: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