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自燃拒赔风波:谁在为安全买单?
咱老百姓买个新能源车,是为了省钱环保,可要是烧起来,保险公司一句“质量问题不赔”,这事儿搁谁身上能不窝火?
到底谁该为这“烧钱”的安全买单?
说起新能源车自燃,那可真不是啥新鲜事儿。
就拿深圳的王先生来说吧,他那辆宝贝疙瘩,开了没两年,电池就闹脾气,直接烧成了渣渣。
想着有保险兜底,结果保险公司一句“电池衰减”,直接把王先生给拒了。
好家伙,为了这事儿,王先生那是跑断了腿,费了老鼻子劲,最后打官司才捞回点儿损失。
可这时间和精力,谁来赔啊?
这不,最近又爆出个事儿。
有个玩自媒体的李某,开了辆六座SUV,结果也着火了。
这火势,那叫一个猛,车头都烧没了。
按理说,买了保险就该高枕无忧了吧?
结果保险公司又来了个“拒赔套餐”,理由是“电气故障”,属于“本身质量缺陷”。
这下李某可傻眼了,车没了不说,还得自己掏腰包,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保险公司给出的理由,说白了就是拿《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说事儿,说啥“自然磨损、电池衰减、朽蚀、腐蚀、故障、本身质量缺陷”都不赔。
可这“本身质量缺陷”是个啥玩意儿?
这定义也太模糊了吧?
这不是明摆着给保险公司留后门,想赔就赔,不想赔就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吗?
说起这新能源车的电气系统,那可真是个“娇气包”。
里头又是高压电池,又是电机,又是电控的,稍微有点啥问题,就容易出幺蛾子。
汽车行业专家说了,这要是设计、制造、装配哪个环节出了岔子,或者时间长了线路老化,那都可能引发电气故障。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得“火烧连营”。
更让人闹心的是,这事儿还不是个例。
网上不少车主都反映,自己开的同款新能源SUV也出过类似的问题,啥充电异常、仪表盘报警啥的,五花八门。
甚至还有人说,开车的时候闻到过异味,怀疑是线路老化。
这要是真的,那这车企也太不靠谱了吧?
这车卖出去,那不就是埋了个雷吗?
出了这事儿,监管部门也不能坐视不管啊。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说了,已经介入调查了,要对车辆进行鉴定,查明起火原因。
不过,这调查结果啥时候出来,能不能还原真相,还真不好说。
毕竟,这年头,啥事儿都得讲证据,没证据,谁也说不清楚。
这李某为了这事儿,也算是操碎了心。
又是联系汽车厂商,又是找保险公司,结果到现在还没个说法。
你说他容易吗?
辛辛苦苦挣点钱,买辆车,结果烧没了不说,还得自己掏腰包,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事儿还真有点说道。
有律师说了,这保险条款确实存在漏洞,这“本身质量缺陷”的定义太模糊,容易让保险公司钻空子。
所以啊,各位车主在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条款,别到时候吃了亏都不知道。
这事儿也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了个醒。
汽车厂商得把质量搞上去,别老想着割韭菜,把消费者当傻子。
保险公司也得把条款写清楚点,别老想着拒赔,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监管部门也得加强监管,别让这些不良商家坑害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是光明的,但前提是安全。
要是老是出这种自燃拒赔的事儿,谁还敢买新能源车?
这技术再先进,服务跟不上,那也是白搭。
说到底,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责任,不能只让消费者承担。
汽车厂商、保险公司、监管部门,都得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守护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才能让这个行业走得更远。
说到底,新能源汽车想要走得更远,光靠噱头可不行,得让老百姓开得放心,用得安心才行。
保险条例写的明明白白,怪自己为了省油钱罢了,保险公司也不是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