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满清来说,东北是他们的“龙兴之地”。
即使已经入关,他们也要把这块土地牢牢掌控在手里。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就是清廷在东北地区设立的一个特殊管理机构,“打牲乌拉”里的“打牲”是“狩猎、采集”的意思,而“乌拉”则是“江边”的意思。这个机构主要负责为皇室采集、进贡东北特产的珍稀物品,包括食材、药材、皮毛等。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首领被称为“总管”,由皇帝直接任命,大多为满族或八旗官员。
下面还有“牲丁”,这是专职采捕的旗人,而且是世代承袭的,是一个特殊的户籍群体。
打牲乌拉下设“珠轩”,按照采集的物品类别分工,比如捕鱼珠轩、采参珠轩等。
采捕活动需遵循严格制度,如东珠仅限皇室使用,私采、贩卖者处以重刑。
贡品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质量次一点的都会被退回。然后驿站有专人押送贡品,冬季则会利用冰块保证食物新鲜。
那么,打牲乌拉向宫廷进贡的食材有哪些呢?
鲟鳇鱼首先就是被称为“水中活化石”的鲟鳇鱼,这种鱼肉质鲜美,鱼籽就是我们熟悉的鱼子酱,是宫廷宴席里的顶级食材。
清宫规定,每年都要进贡几千斤鲟鳇鱼,以冷冻的方式运输进京。
白鱼肉质细嫩,常用于御膳和祭祀。
鳊花鱼
鳊花鱼是松花江“三花五罗”之一,也作为贡品进入御膳。
鹿产品
打牲乌拉衙门会向宫廷进贡活鹿,这些鹿可以直接以鹿肉的形式入菜(如参杞鹿肉羹),有时候也会供皇家园林饲养。
此外鹿茸、鹿筋也被作为滋补药材进贡,供宫廷御医配制补品。
野味当然也是少不了的,毕竟满族本身就有狩猎的传统。
打牲乌拉进贡的野味主要有野鸡、飞龙鸟(花尾榛鸡)等。这些野味常用于烧烤或火锅。
蜂蜜
长白山地区野生椴树蜜,品质上乘,当然要供皇室食用。
长白山地区的人参是皇室最重视的贡品之一。清朝对人参采挖有严格的管控,私采者可能被处死。
打牲乌拉衙门组织“刨夫”进山采参,分为“五品叶”、“六品叶”等不同等级,专供皇室使用或赏赐重臣。这些人参既可以作为药材入药,还能制成滋补药膳。
然后是野生菌菇,比如蘑菇、猴头菌,木耳等,可以用于炖汤或配菜。
坚果
还有松子、榛子等坚果,可以作为干果或者烹饪。
晚清慈禧太后的膳单中,就经常能看到鹿筋冬笋、松子熏鱼这样的菜肴,都是充分利用了进贡的食材。
这些食材都是定量供应的。比如乾隆年间规定每年进贡鲟鳇鱼20尾、白鱼1000尾、山韭菜200斤等,具体数量依宫廷需求调整。此外,也可能会有不可抗力因素出现,比如道光年间,松花江水灾导致鲟鳇鱼减少,宫廷特批减免税额。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最辉煌的时期还是康雍乾三朝,机构规模非常庞大, 管辖范围涵盖现在的吉林、黑龙江部分区域。
但是等到晚清时期,因为东北开禁、资源枯竭及行政改革等原因,这一部门的职能被弱化,直到光绪年间被裁撤,退出历史舞台。
打牲乌拉作为清朝皇室在东北的“后勤基地”,不仅保障了宫廷饮食的奢华需求,更通过食材的持续供应,维系了满族饮食文化的核心地位。
以上就是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内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