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所以我们总是能听到一个类似的说法,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因为不同,所以要包容不同,
因为包容不同,所以要理解别人的不同。
这个说法乍听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事实上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包容和理解的事实与状态,
而真正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如果有些东西,从里到外都是错的呢?
或者说,在人们经历过那些错上加错的被坑害,被欺骗之后,
终于明白,那所谓的“人人不同理论”的实质,
并不等于所有的事情,都是“谁说谁有理。”

走在街上,面前有个坑,绕过去接着走,
这是对的做法。
有人就是不爽,大骂这坑是谁挖的,要干什么,深究“坑的用意”,
坚定不移的认为凭什么让我绕过去,我非要走我认为正确的路,
跳下去,摔伤了,爬不上来,最后闹出笑话,
这是错的做法。
坑在面前,绕过去用不了五分钟,对坑不服气,跟坑讲道理,一步非要迈进去,
摔了腿,耽误了时间,五十分钟都不止。
问一句,何必?
这世间,有多少道理,是非讲不可的?
这世间,有多少问题,是说了一遍又一遍,反复一遍又反复的?
明白人,错一次就明白,再不济,
错第二次,就明白“错的逻辑”是什么。
所以不会错第三次,更不会跟那些问题试图叫嚣什么。
如同面前这个坑,绕过去,就是对的,
跳进去,与之“博弈”,是毫无疑问的错。
现如今,有些人对于“跳下去”这个说法,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偏激认知,
他们认为,坑的存在就是错的,大错特错,我非要跳下去,让更多的跳下去,
这样才会让人把坑填平,只有错的足够多,才能纠正错误。
诸如此类的偏激认知,并不少见,
但随之而来的两个问题,似乎对他们的行为“并不买账”,
第一,摔伤的那些人,谁来负责?
第二,填埋坑的时候,谁来让负责帮助那些明明可以绕过去,却被“煽动跳下去”的人?
没人负责,
没人帮助,
但是,有人煽动。
两个问题,其实指向了一个核心,那就是当问题变得显而易见的时候,
解决问题,不是让自己成为新的问题,
而是花五分钟绕过去,
因为这个问题,可能从根本上来说,
就不是“路过之人的问题”,
而是“造路时的恶果”。
进一步讲,为什么有人说,大家要一起跳下去?
其实这里有一个底层逻辑,就是让所有人,都为这个坑的存在“买单”,
换一个概念就是,当你入局的时候,
你就只能“置身事内”,
那如果不入局呢?
坏了,你不入局,就有人着急了。
着急的人,开始煽动着人们往坑里跳,
绕路过去的人,都要被他们骂一顿,甚至还要被扣上某种莫名其妙的骂名,
我不跳下去,倒成了错的,
我按我的方式好好走路,倒成了需要被指责的行为,
那一句“凭什么”,憋在心里越久,
越明白让跳坑的人,究竟是什么人,
越明白这坑的来源,
到底跟谁有关。

我们的眼光,不必落在一个坑上,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谁在用一个坑,大做文章,
那些人在用一个坑,做成局让人家跳。
人世间有很多麻烦事,上有高山下有深海,
一个坑,算不得什么艰难险阻,
但我们却能通过一个坑,
看懂那一群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