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小,城乡差距越明显?

飞翔小钰 2025-03-13 04:20:45

1、家庭经济实力差距,教育投入度不同,最直接体现课外培训的强度不同。

城乡之间的培训强度的差别,年龄段越小体现越明显,乡镇的孩子,很少在小凹穴低年级就补课,即使补课强度也不大,多数在感到学习吃力时才会补课,一般都进入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而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较为优异的成绩,很可能一直都不补课。

而城市里的孩子,很少存在不补课的现象,自己不补别人都在补,很多小学初中名校招生,需要补课才能参与选拔,而家长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又支撑这种内卷。

城里的补课热,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各种机器人英语阅读和数学培训,与县城的孩子完全两个赛道,成绩上呈现维度上的优势。

2、城乡家庭重视程度不同,父母的陪伴及关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环境差距。

城市的家庭,尤其是一些通过学习改变位置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视,除了各种培训和择校上的金钱投入外,自身也更多参与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管理较为重视,而这些孩子聚集在一起,往往又互相影响形成一个很少的学习环境。

相比很多城乡家庭的父母,由于认知的差距以及工作的需求,对于孩子的关注度不足,甚至相当多的孩子平时由老人照顾,父母的关爱与管理都不足,很多孩子不仅学习态度欠缺,而且行为上也有所不足,同样这些孩子聚集也会影响校园风气,这种环境下学习遇到的抗性也更大。

3、师资力量的差距,老师本身的水平以及教学态度的差异。

人往高处走,各行各业也不例外,最优秀的老师,大多并不会甘心留在基层,这和情怀无关,一些小学和初中的名校,老师的要求可能是985,而乡镇的老师可能只是普通本科甚至还不是,学历的差距在教师这个行业,和教学能力差距有着很高的契合性。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