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特朗普,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从支持马斯克掀起“裁员潮”,再到高调宣布让波音制造六代机,再到现在让人心惊肉跳的关税风波。
特朗普犹如一个国王一样予取予求,好像谁也不能阻止他。
然而,在遭遇了中国的强硬反制后,美国却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情况。
特朗普很明显地想要服软,但是在美国国内,却有人不想让他达到这个目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关税风波的主导权,很有可能被中国拿走。
到底是谁敢在背后玩弄美国总统?这就要从大西洋对面的一些蛛丝马迹说起了。
说起这次的关税战,可以说是中美贸易战的一次有决胜意义的高潮。
从2018年美国制裁华为开始,到后来的芯片制裁,美国一次次地没事找事。
结果几年过去了,他们不仅没有让中国屈服,反而把中国逼成了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国家,甚至在军工、汽车等多个领域,我们还领先了。
继续在这些领域争斗,意义已经不大。于是,关税就成了双方少数还能角逐的几个领域之一。
可是,当2025年4月2日,美国发动关税战的时候,全世界还让特朗普弄得头晕目眩。
他们的关税政策,居然不仅仅是面向中国的,而是面向全世界的。
联系到美国政府在今年的六月份,要偿还6万亿债务的情况,我们就能想到,他们必须要在有限的两个月内,筹集一大笔钱。
所以特朗普能做的,只有用这种方式来赌博。
不过,中国的坚定立场却让特朗普始料不及。
不管是一开始的34%,还是这之后的84%,美国在关税上加多少,中国就紧接着回应多少,没有一点退缩和让步的意思,甚至我们连沟通都懒得沟通。
结果时间过了没几天,美股崩了,美债这边出现了大规模的抛售。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引领作用下,就连美国向来视作“自家地盘”的欧盟,都宣称要对美国实施关税反制。没办法,特朗普就算嘴巴再强硬,也不能不琢磨琢磨自己的退路了。
现在,特朗普最新的态度来了。据报道,特朗普为了暗示中国给他一个台阶下,甚至直接宣布允许H20芯片可以继续出口中国,并暂停了进一步限制计划的落实。
同时他还公开表示,关税战没啥太大意义,希望能跟中国谈谈。
中国方面,看在特朗普“这么有诚意”的份上,也表态说,谈判的大门是永远打开的,只要双方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就可以坐下来说话。
这相当于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特朗普的橄榄枝。然而,就在中国准备给特朗普一个“台阶”的时候,美国内部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特朗普宣布的 125%关税,原本大家都觉得这是要替代现有的关税政策,而不是在现有基础上再叠加。
然而,美国有记者却紧追不舍,追问白宫这125%的关税,是否包括原有的20%额外关税,即对中国到底是征收的关税税率,到底是125%还是145%。
面对这样的追问,白宫发言人的回答显得尤为重要,既要避免给特朗普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又要应对媒体的穷追不舍。
最终,白宫方面只能尴尬地表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际征收的关税税率为,实际上是145%。
这一表态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外国记者纷纷向中国提问,我们是否有反制的动作。
其实谁都知道,美国的这一态度,不过是塑造了“美国又赢了”的宣传效果,让世界认为中国不敢还击,是中国怂了。
鉴于这种情况,中国也立马跟进宣布,会把对美国的关税从原来的 104%提高到 125%。
如果再叠加一些特殊政策的话,税率也接近了145%。
不过,中国还讲,现有的税率,实际上已经使得美国的产品在中国没市场了。
所以不管以后美国再在关税方面出什么样的招数,中国也不会再继续理会了。但是,倘若美方继续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
从白宫发言人现场的反应来看,这次记者的发问,显然是把特朗普逼到了墙角,让他释放出了与自己本意相悖的信息。
不过,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关税战并非特朗普想停就能停的。美国国内,有一些人希望把事情的影响扩大。
记者们之所以这样问,肯定和特朗普的对头有关。
如今,美国的“红脖子”们,也就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已经被这位新总统煽动得相信美国会赢、相信“美国会重新伟大”。
所以,他们不允许自己的总统表现出哪怕一点的软弱,尤其是对中国。特朗普能上台,依靠的就是这股民意,他只能被其所胁迫。
然而,这帮“红脖子们”认知能力太低,他们并不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会让自己吃什么亏。
尽管一堆美国经济学家都站出来说,关税战会让美国多支出数千美元的生活成本,他们也不信。
或者就是他们相信,在自己难以维持生计时,特朗普会给自己发钱。殊不知现在,美国都已经资不抵债了,哪里有钱给他们挥霍?
所以,只要特朗普的对手在背后稍微操作一下,“民意”就可以把特朗普逼到墙角。
既然美国非要嘴硬,那么就不要怪我们下手比较硬了。
就在我们说不和他们在关税数字上继续纠缠之后,便把美国的芯片给禁了。
这也就是我们最新的芯片进出口管理办法中,芯片“流片地”的认证标准了。
(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芯片发源地,诸多芯片皆于美国制造完成,而后被送往亚洲的工厂封装。
所以这些芯片的封装地,也就成了他们的产地。在中美关税战没有开始的时候,产地是无所谓的。
但是,在中国开始对美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之后,这个产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我们认定该芯片是亚洲生产的,那么就没有关税壁垒;如果认定是美国生产的,那就适用于125%的高关税。
而现在,中国修改了芯片原产地的认定规则。
我们不看产品标签也不看封装地,直接把“流片”的地方视为原产地。
这对那些芯片生产厂商来说,影响可太大了。“流片”环节技术最高、利润最大,所以长期以来,美国都牢牢地把持着这一块。
同时,他们的“制造业回流”的重要一环,也是将芯片的原始产能吸纳回美国。
所以现在,那些芯片加工厂商,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选择美国这个补贴最大的国家,还是选择中国这个市场最大的国家?
在这方面,受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台积电。他们把产能转移到了美国,但是营收又十分依赖中国。
所以,中美关税战,无疑是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
当然,台积电也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黑市”。可如果他们真的那样做,就必将会成为中国海关的主要盯梢对象之一,日后在市场上将寸步难行。
那么,没有了美国生产的芯片,中国的科技发展会不会受阻?答案也是否定的。
确实啊,美国曾经拿芯片当武器来对付中国,想要阻止咱们国家高科技的发展。
然而,中国的芯片产能却因此开始了暴涨。到2024年,中国的芯片产值已经达到了2.3万亿人民币,不仅能完全满足自用,还出口了超1万亿人民币,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之一。
虽然在制程上,我们与美国仍有差距。但是随着今年很多设备的突破,双方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中国自产的芯片,绝对能够满足我们的使用。
在这场关税战中,中国和美国都在进行着激烈地拉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局势的发展,这种拉扯必然会逐渐平息。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深知关税战对双方经济的损害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因此,双方最终必然会寻求一种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来结束这场关税战。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波折和反复,但这些都不会改变关税战的最终结果。
还是那句话:中国绝不允许其他国家或地区损害我们的利益!如果美国极限施压,我们必然强力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