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选址:袁天罡与李淳风的终极风水对决!

孙三盘文化 2025-04-03 11:09:11

公元683年,在乾陵的选址上,唐朝的两位国师——袁天罡和李淳风,上演了史上最戏剧性的“风水对决”。让我们沿着时光通道,回到那一刻的历史画面,看看这二位大师是如何斗法?

一、天星分野:袁天罡铜钱定位

永淳二年(683年)冬夜,袁天罡独坐观星台,青铜罗盘上的二十八宿纹路泛着幽光。他翻开《六壬课·天星卷》,指尖划过“北斗第七星破军,主杀伐,应地脉死生之门”的密文。

远处梁山方向,一道紫气冲破层云,与北斗勺柄相接——这正是《五行相书》所载“帝星入垣”之象。

“此乃天道所钟!”袁天罡猛然起身,袖中铜钱叮当作响。他连夜策马出城,在梁山主峰北麓埋下一枚特制“天罡钱”。此钱外圆内方,背面錾刻北斗七星,正面“开元通宝”四字以朱砂浸染七七四十九日。

天罡镇地煞,此地为吉昌。

二、地龙翻身:李淳风铜针寻脉

同一时刻,李淳风正赤足立于渭水河心。

《乙巳占·地气篇》有云:“山如骨架,水如血脉”。他闭目感受脚下暗流,忽将手中六壬式盘掷向空中。盘上“太乙九宫”纹路与星斗辉映,指引他登上梁山南麓。

“子午线在此!”李淳风以身影为尺,当正午日晷阴影与脚尖重合时,他挥袖撒出八十一枚碎石。碎石依后天八卦排列,中心“坎离位”赫然浮现阴阳双鱼纠缠之形。

“二鱼相交,生气勃发!”他从发髻拔下一根七寸铜针,针身密布《连山易》卦符。此针乃是用昆仑玄铁所铸,在终南山地火中淬炼三年而成。针尖刺入鱼目之位时,整座梁山突然震颤,惊起夜枭无数。

乾山艮水,一针相连。

三、风水对决:铜针正中铜钱孔内

三日后,武则天亲临梁山。

“袁卿说龙穴在此。”宦官挖开袁天罡标记的黄土,那枚天罡钱在晨光中泛着血光。

“李卿亦说真龙在此。”武士拨开李淳风的碎石阵,赫然见铜针直插地缝,针头竟精准穿过钱孔!

群臣哗然中,袁天罡抚须长叹:“《六壬课》有言‘天垂象,地成形’,今日方知李兄已窥天人交感之妙。”

李淳风却跪地叩首:“非臣等之功,实乃梁山本为‘三才聚灵’之地——北峰应紫微帝座,双乳峰合日月精华,渭水环抱如黄道周天,此乃《青囊奥语》所谓‘三元不败’局。”

四、地宫设渠:李淳风“水缠玄武”

乾陵地宫开凿当日,李淳风手持《乙巳占》立于龙穴核心。

“依臣测算,主峰下有三条石灰岩裂隙。”他命工匠沿裂隙走向开凿暗渠,“此乃地龙七寸,需以‘九曲通幽’之法导水,否则百年后地宫必成汪洋。”

暗渠走势暗合《撼龙经》中“水缠玄武”之势:

主渠长九十九丈,对应“九九归一”;

支流分八道,暗合八卦方位;

交汇处设青铜龟钮,龟背刻《洛书》数理。

2010年考古队用探地雷达扫描,发现乾陵地宫水位始终低于甬道三寸——正应了李淳风当年“水不过膝,气不犯棺”的预言。

五、无字碑谜:袁天罡镇陵之道

神龙元年(705年)冬,袁天罡临终前遥指乾陵方向。

侍从翻开他枕边《五行相书》,末页赫然画着无字碑的图样,旁注:“天星分野终有尽,地气流转始无穷。留白以待后劫,方是镇陵之法。”

当年那针穿钱孔之局,实为《推背图》第四十五象“金圣叹版”所载——“有客西来,至东而止,木火金水,洗此大耻”。武周代唐,冥冥中早有定数……”

而今,当游人在无字碑前驻足时,或许不会想到:碑座暗刻的六十四卦浮雕中,“乾”卦爻辞被人为磨平——这究竟是两位国师对天道的敬畏,还是给后世留下的最后一道风水谜题?

作者简介:

孙三盘:易文化学者,孙氏铁盘(版)神数传人。以“算盘、式盘、罗盘”三盘合易学大道,故号“孙三盘”。

学易三十年,精通河洛理数、风水堪舆、大衍筮法、梅花易数、四柱八字、五格剖象、六爻纳甲、道家符箓等术。尤以一副算盘,推演孙氏铁盘神数(河洛理数金锁银匙决)、孙氏铁盘奇门遁甲、孙氏铁盘玄空风水、以筹策重现文王八卦大衍筮法。

0 阅读:5

孙三盘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