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到了加拿大会反制,
也猜到了柬埔寨会妥协,
但谁能想到,曾经豪掷300万美元支持特朗普连任的华尔街大佬、美国现任财长贝森特,竟然会因为受不了关税算法产生辞职的想法!他认为现在美国这种关税措施太荒谬,他已经快被自家总统的"小学数学作业"逼到智商失常了!
他能这么想,说明这人确实是懂行的,但可惜的是,他的上级一意孤行并不听他的,看着美国的现状,美股暴跌,物价飙升,不知道懂王会不会觉醒那么一丝悔意呢?
这个2025年4月的国际政坛大瓜,好像比美剧还魔幻些啊!事情要从4月2日说起。特朗普在白宫大手一挥,签署了号称"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基准关税,对中国、越南等"逆差大户"更是狠敲重锤——中国商品税率直接飙到54%。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套算法虽然被白宫吹嘘为"贸易平衡神器",但昨天被曝出实际上就是用美国贸易逆差除以进口总额得出的"幼儿园算术题"(直接用Excel里的公式拉出来的),完全没考虑全球产业链的复杂程度,
连普通网友都吐槽:"还是美国的官当得轻松啊,会用Excel工具就行"。
这位前索罗斯基金首席投资官、耶鲁大学经济学者,去年还信誓旦旦说"进特朗普内阁很轻松",如今却成了政策传声筒。内部人士爆料,他私下痛批这套算法是"市场毒药",但在公开场合还得硬着头皮威胁各国:谁敢报复,我就加税加到天荒地老。
这种精分现场,连MSNBC的撰稿人斯蒂芬妮·鲁尔都看不下去,直接捅破窗户纸:"贝森特正在找退路,准备跳槽美联储"。
纳斯达克指数两天跌进熊市,特斯拉Model 3因为上海工厂的关税成本,价格可能冲到6万美元。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加征关税将推高价格,并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由于担忧物价飙升,美国一些消费者已开始囤货模式。
经济学家掐指一算: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每个美国家庭今年得多掏3800美元。(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加拿大反手就给美国汽车加税25%,欧盟瞄准波旁威士忌和牛仔裤开火,连日本都说这是"国家危机"。
但最惨的还是柬埔寨,明明自家出口额还没白宫咖啡机值钱,却被莫名其妙征了49%关税,气得商业部都要直呼"欺负老实人"。
这个曾经被特朗普夸作"华尔街最伟大分析师"的男人,如今在核心圈里连座位都不配拥有。知情人士透露,他试图用"差异化执法"挽救局面:对顺差行业降税,对逆差行业加码。可惜特朗普只要简单粗暴的"全网通杀",逼得财长大人只能半夜修改简历,准备改投美联储。
但只要还是在美国,其实哪里都差不多啦,懂王的抽象你又不是不知道。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大萧条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如今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又要让全球GDP蒸发1.2万亿美元。德国总理朔尔茨说得透彻:"欧洲正在学会独立行走",而美国,正在用关税大棒给自己砌起孤独的高墙。
美国正在众叛亲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毫无疑问,即便美国撤回部分关税,世界贸易体系也难回从前。
吴维海博士预测的“世界经济版图重构”已成进行时:欧盟与东盟加速区域整合,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这些都在稀释美元霸权。就像德国汽车专家杜登赫费尔说的:“我们正在见证汽车产业链的柏林-北京新轴线”,而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可能沦为这场变革的旁观者。
这场闹剧最可能的结局,或许是美国在股市暴跌和中期选举压力下部分取消关税,但全球贸易体系已不可逆地走向区域化、碎片化。就像1930年教训揭示的:关税大棒挥出去容易,但砸碎的世界拼回来太难。
至于贝森特,他可能正在后悔——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留在华尔街炒炒股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