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国乒冠军赛男单决赛的现场,王楚钦在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局时以10-8领先,忽然双手合十,朝着观众席做出了一个祈祷的手势。这下解说席瞬间安静了下来。或许在这一刻,只有王楚钦自己明白,他的心愿可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比赛。这段时间王楚钦的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网友们猜测,可能是他的父亲心梗住院了,而他的母亲因过于担心,竟然出现了短暂性的失忆。
“我这场比赛,是为我家人拼搏的。”夺冠之后,王楚钦在混合采访区哽咽着说道这句话,手里的奖杯映照着他红肿的眼睛。这个瞬间被镜头抓拍下来,立马上了热搜。网友们这才恍若明白:王楚钦的辉煌背后,是一位默默付出、坚韧不拔的母亲。她用80封信编织的精神铠甲,在儿子最艰难的时刻依然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2007年的吉林,冬天特别寒冷,7岁的王楚钦穿着羽绒服,站在船营区体校的门口,目送着妈妈任伟骑着自行车逐渐消失在雪雾中。这是他第一次离家去住校,宿舍里的铁床上铺着的被褥还散发着阳光的香气。那个是任伟提前三天晒好的,四周都细心缝上了防滑布条。
任伟每到周日下午,总是准备得妥妥的,帆布包里头装着保温桶和牛皮信封。任伟最开始的家书里,主要写一些琐事:“你爸把阳台上的花弄死了,还偏说是蝴蝶兰不适应这地方”“奶奶给你织了一件新毛衣,袖口特意留了宽边,好让你挥拍子”。
随着训练压力越来越大,小王楚钦心里开始冒出退缩的念头。他老是问妈妈:“其他小朋友也那么累吗?”想要戴上桂冠,得承受其背后的沉重。任伟身为母亲,看到儿子在寒冬酷暑中苦练,心里真是千般不舍。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都是在同一个年纪,我的儿子每天在训练场上拼命,而其他小孩却可以在妈妈怀里撒娇。但我却不能表现出任何母爱,这样只会让你产生退缩的念头。”泪水浸透了信纸,字里行间全是任伟心里对孩子成才的殷切期望。
2015年,15岁的王楚钦加入了国家一队,随之而来的高强度训练就像潮水一样扑面而来。昼夜不停的训练,加上技术发展的瓶颈,眼见同龄的运动员迅速进步,身处异乡的王楚钦陷入了低迷期。
即便是安静的夜晚,他也是难以入眠。他起身拿起自己的球拍,翻开了妈妈任伟写给他的信。“你已经走到这儿了,别松劲,继续努力,前面或许就是一条光明的道路。”“生活从来就不止步,每一天都有烦心事,不过不管生活带来多少焦虑和烦恼,咱们还是得坚持做个自信的小孩。”
“前方一定有光”这句话始终萦绕在王楚钦的心头。2015年7月,在吉隆坡举行的亚青赛上,王楚钦为中国队争得了男团金牌。到了10月,他又在青运会上赢得了男单冠军……每当冠军奖牌一个接一个地挂在胸前,王楚钦总会想起母亲的叮嘱。
2018年,18岁的王楚钦又收到了一封来自妈妈的信,这封信成了他一生中最关键的那一封。“只有妈知道,自从你小时候离家去追梦,我的心就一直挂着你,你每一步的成长都让我心潮澎湃。”“儿子,十八岁是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盼着你能好好把握这段珍贵的岁月,学会思考,学会感恩。”王楚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总是会翻阅这封信,每次读都有不同的体会,真心感谢父母为自己提供了这么优越的家庭条件。
从教师到贤内助的华丽变身任伟的每封信中,咱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的不仅是母爱的伟大,还有那种深远的教育理念。说到王楚钦的妈,任伟,她可不是一般人物,曾经当过教育工作者,真是从校园到职场都始终是人群中的焦点。
1998年,任伟嫁给了做生意的王云忠。丈夫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任伟为了减轻王云忠的压力,主动辞去了教书的工作,开始全心全意照顾家庭。创业可不是说说而已,幸好夫妻俩齐心协力,肩并肩面对风雨。
压力大了,王云忠就会和任伟一起去公园打乒乓球,顺便还能锻炼一下身体。任伟接完球,边打边说道:“做生意就像打球,不能只看眼前的球,要有眼光,提前预判对手的动作。”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玩笑,竟成了王云忠创建快递公司的一个灵感来源。
1999年,二人事业开始有了转机,这时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任伟怀孕了!那会儿,王云忠和任伟还没意识到,他们的“世纪宝宝”未来居然会成为世界冠军。怀着大肚子的任伟,看到老公王云忠的事业快要步入关键时期,毫不犹豫地表示“轻伤不下战场”,一边忙着为将来的宝宝准备生活用品,一边帮着王云忠处理各种琐事。
过了一段时间,王云忠顺利创办了快递多家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老板。因为工作的繁忙,刚出生的王楚钦很少能见到爸爸在身边。
在王楚钦的成长中,爱始终陪伴在身旁。只要有空,夫妻俩就会带着王楚钦去公园溜达,或者去各种地方玩耍。直到现在,任伟提起小时候的王楚钦,还是忍不住笑:“那会儿他真的挺特别的,脑袋可大了。”
现在,“大头”这外号一直陪伴着王楚钦,从小婴儿时期到奥运领奖台,真是从吉林走向了全世界。
任伟坐在观众席,眼前不仅仅是王楚钦每次挥拍的精彩,更是那些被泪水和汗水浸湿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王楚钦登上领奖台,满怀感激地对母亲的鼓励致以谢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那颗从未放弃的自己的深深感谢。
任伟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很多运动员家庭的真实写照。她的事迹并不轰动,但通过一封封家书,铺就了儿子通往冠军的道路。她没有在舞台中央闪闪发光,却用母爱的智慧和坚韧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