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出所谓“清空加沙,美国接管,把巴勒斯坦人安置到其他地方”的荒唐言论,不仅逼得埃及、沙特等22个国家迅速站出来联合反对,就连法国、德国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都看不下去了。
而以色列却对此跃跃欲试,借机搅动局势,甚至扬言要彻底掌控加沙,与此同时,红海局势可能因为这场无谓的风波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似乎战火随时可能重新点燃。

文案|编辑:清
加沙这片地方,本来就是巴以纠纷的“重灾区”,贫瘠的土地、人口多得爆满,再加上哈马斯长期扎根,这里的情况早就不是普通复杂能形容的了。
特朗普的那句“清空加沙”,毫不客气地戳到了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敏感神经。这就好比把人家的地盘和文化底色一起抹掉,试问谁能接受?所以阿拉伯国家立刻炸了锅,有的甚至火速联手开始反击。

尤其是埃及,这次也是不服输,干脆拍板决定月底在开罗搞场紧急峰会,说白了就是要集结力量给特朗普回一记硬拳。
埃及的反应完全能看出阿拉伯国家的态度,这些年加沙问题牵动着整个阿拉伯世界,他们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巴勒斯坦人就这样被“重置”,放在哪个国家头上都咽不下这口气。

而且这事儿不仅是阿拉伯国家的事,还绑上了整个欧洲的利益,法国、德国、西班牙这些国家,这次态度出奇地一致。
因为如果真的按照特朗普的设想走,加沙问题直接升级,中东搞不好要变成“世界动荡的出口”。

如果说阿拉伯国家是被特朗普的提议气炸了,那么以色列那边的反应,完全可以说是窃喜和跃跃欲试。
尤其是他们的总理内塔尼亚胡,还堂而皇之借机跑出来提了个堪称荒唐的建议:“巴勒斯坦人不如去沙特建国”听到这话,估计沙特的外交官脸都黑了。

但你要说,这番“奇葩提议”是不是随口一说,那可未必,内塔尼亚胡这两年一直在挑拨与沙特的关系,想看能不能捞到点好处。
以色列可不是头一次对沙特释放试探信号了,这次估计是因为沙特迟迟不同意跟以色列建交,这让内塔尼亚胡心里堵得慌,于是干脆直接把锅甩向了沙特巴勒斯坦的事儿上。

不过,内塔尼亚胡这一手骚操作,也不单单是冲着沙特来的,更多的是向国内的极右翼势力表态。
以色列国内很多极端主义政党早就对加沙和那里的巴勒斯坦人“不爽”,这次可算等到了一个“合法冒进”的好机会。

特朗普一句话刚抛出来,内塔尼亚胡就立刻附和,表面上给外界一种“听命于美国”的姿态,实际上这才是他试图稳住国内政治地位的一颗棋子。
再看看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那份“脆得不行”的停火协议,表面看双方还没掀桌子,但里面的猫腻一点也不少。

说白了,这协议就是一张把冲突勉强按住的遮羞布,随时都能破裂。原本双方在 1 月份达成协议后,应该按计划在 2 月进行第二阶段的谈判,但以色列压根没心思推进这事儿。
内塔尼亚胡随便找了个“访问美国”的理由,把这事儿往后一拖再拖,而派去交涉的谈判团队,纯粹就是“打个样”,根本没打算认认真真谈。

其实以色列对这份停火协议的态度早就见怪不怪了,他们这次还拿人质问题说事儿,说什么哈马斯释放的几个人被饿瘦了,怀疑这些人质是被故意用“饥饿战术”折磨。
可问题是,加沙地带本身长期在以色列的封锁之下,整片地区早就是一个人道主义危机的灾区,现在反过来指责对方,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更要命的是,以色列不排除拿这个事情当借口,直接撕破停火协议,如果你问以色列会不会动手,那答案其实已经写在历史里了,只要他们认为开战对自己有利,他们一定会找借口出手。
让人焦虑的不只是眼下的停火协议是否会撑不住,而是如果这场冲突真的再次激化,后果会有多严重。

加沙的战火从来不会单独存在,它随时会把中东其他地方的局势搅得天翻地覆,尤其是红海那片。
如果加沙的战火点燃,周边地区的武装势力,比如也门的胡塞武装,肯定不会老实待着。红海是一条关键的国际航运路线,一出事全球贸易都得受干扰,后果不敢想象。

可要说更可怕的“连锁反应”,还得算上以色列和伊朗的对抗,以色列这边早就把伊朗视为死对头,如果局势升级,他们轻则更多军事挑衅,重则很可能直接打击伊朗的核设施。
而这一点对中东,甚至全球来说,都是个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一旦这么干,那中东局面大概率就不是一场两场战争能控制得住的了。

特朗普的“随口一说”扔下的可能是一颗战略核弹,把所有人都拖进了这场闹剧。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