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最近的操作,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一边是俄罗斯强行扣住了中欧班列上的货物,说是里面有“军民两用物资”;另一边,美国直接解散了专门盯梢俄罗斯资产的调查组。
这究竟是两边互相“送礼”搞默契?还是俄罗斯意在借中欧班列这事儿敲打中国、施压讨价还价?

文案|编辑:清
中欧班列这玩意儿,从2011年上线以来,就直接成了中欧贸易的“宠儿”,一头连着中国工厂,一头连着欧洲商场,短短几年,它在全球物流圈的地位就噌噌涨。
以前中国跟欧洲做生意,货物基本上靠海运,那船跑一个来回甚至得一个多月,班列出来以后,直接把运输时间压缩到两个星期,再加上铁路运输少了航道那些意外因素,速度和安全性都直接起飞。

但俄乌冲突后,海运越变越乱,运费也翻着倍涨,这时候,中欧班列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不光稳,还省心。于是,它成了中欧贸易间不可或缺的运输通道,对中国来说,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外贸的“生命线”。
班列不仅是经济上的“硬联接”,它还关乎于地缘政治,中国、俄罗斯、欧洲,甚至拐个弯连美国的利益,都绕不开它。

说到俄罗斯,这线路跟它的关系可不一般,中欧班列有不小一段要穿过俄罗斯的地盘,这让它既是利益的参与者,也是棋盘上的“管理员”。
毕竟俄乌战争后,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得够呛,很多原本对外开放的贸易被堵得死死的,如果没有中欧班列从中国拖点生意过去,它的外贸基本凉透了。

那这次,俄罗斯到底打的啥主意?为啥突然把中欧班列的货给扣了?
有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这波操作很可能是奔着美国去的,自从俄乌开打,美国和它一些盟友掏空心思地制裁俄罗斯,各种禁运、冻结资产、金融打压,简直不给喘气的机会。
于是俄罗斯干脆直接动“国际物流盘”,让全世界都意识到,他在货运通道中的重要地位。

扣货这事儿,其实不光是逼中国和欧洲头疼,更多是为了恶心美国,让美国认清一个事儿:啃不动俄罗斯,还可能伤到自己。
当然,俄罗斯扣货也不单纯是冲着美国的,就拿光伏组件这种对运输时限特别敏感的货物来说,这一扣,直接把中国的贸易商给扣懵了,违约金、延迟交货、损耗,全是现实问题。

有人分析,俄罗斯这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说不定是想逼中国低眉顺眼做点妥协。不管是谈经济合作,还是什么地缘利益分成,反正招数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意图,一边让你感受到痛,另一边借此增加谈判时的底气。
俄罗斯这招让中国突然明白了,咱们对外贸运输线上挺单一的,一条中欧班列虽然方便,但全指望它也太不靠谱了。

多元化的运输网络,这波必须提速了,海运肯定还是主力军,除了马六甲,可以开发更多替代线路,比如从中东绕道欧洲;空运虽然贵,但关键时刻可以保住高价值商品;
甚至可以和东南亚、中亚地区多搞点铁路合作,多搞几条备用线,以后再遇上这种事,才不至于被人掐得死死的。

中欧班列这次“被摆一道”的事儿,虽然让中国有一丝紧张,但换个视角看,也多出了一些机会。
未来国际合作的大方向,中国是绕不开的,但通过这件事,咱们也该明白,朋友是朋友,这生意咱们还能好好谈,但底线是自己的利益必须护住。

要眼光更宽,布局得再细一点,在稳住作伙伴关系的时候,多些备选、预案和弹性,才是更有智慧的选择。
参考资料:

俄罗斯不想想你得罪中国的代价吗?走着瞧。
收了美国钱,你是中国人吗?
国安部加派人手抓间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