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废铜市场呈现全线上涨态势,与沪铜主力合约76070元/吨形成强势联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废铜回收均价报70185元/吨,较前日上涨243元,涨幅0.35%,创下近三月最大单日涨幅。值得注意的是,废铜与电解铜基差收窄至5885元/吨,较上月同期缩窄8.7%,反映再生资源市场补涨动能强劲。
分区域观察,华东地区成为价格高地。上海紫铜、优质铜块报价70210元/吨(+220元),山东地区以70210元/吨(+270元)领涨,临沂市场更出现70950元/吨(+280元)的异动,较区域均价溢价765元,或与当地新能源汽车线束废料集中释放有关。华北市场表现分化,北京1#光亮铜线报70160元(+260元),而石家庄高质量紫铜仅涨210元至70130元,显示终端需求结构差异。华南市场深圳1#废铜上涨280元至70140元,东莞电机线同步涨200元至70130元,印证珠三角制造业回暖趋势。
品种溢价结构出现显著调整。高纯度铜材溢价持续扩大,北京1#光亮铜线(70160元)较普通红铜溢价达100元/吨,上海紫铜块(70210元)较紫杂铜溢价80元。工业废料价值重估明显,保定马达铜单日上涨290元至70140元,创年内最大涨幅;临沂二号铜涨280元至70950元,较周口破碎废铜(70170元)溢价780元,折射出高端制造业废料稀缺性加剧。
价差图谱揭示三大特征:其一,区域价差中枢扩大至390元,其中临沂(70950元)与温州(70040元)形成910元价差带,创2024Q4以来新高;其二,产业链上游废料涨幅领先,深圳1#废铜(+280元)涨幅超沪铜期货(+0.4%),反映原料端补库需求旺盛;其三,技术废铜溢价率提升,北京破碎黄铜(70160元)较传统废铜品种溢价扩大至1.2个百分点,智能化分拣技术应用推动低品位资源价值发现。
市场深度数据显示,20个监测城市中14城涨幅超过250元/吨,保定以290元涨幅居首,广州210元涨幅垫底。分品类看,马达铜平均涨幅265元领跑,较紫铜品类高15元;边角料等低端品种涨幅收窄至210-230元区间。值得关注的是,西安紫铜板单日上涨250元至70190元,与当地航空航天制造基地废料回收体系升级形成共振。
从供需格局研判,LME铜库存周期缩短至12.3天(前值14.5天)背景下,再生铜市场周转效率提升至6.8天,较上月提速18%。技术面显示,废铜价格指数RSI指标升至68.3,逼近超买区间,但MACD柱状图持续扩张,短期或维持强势。预计随着"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再生资源增值税抵扣细则调整,废铜价格中枢有望突破71000元关键阻力位,但需警惕4月下旬美联储议息会议引发的跨市场波动传导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