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死后都会生态循环,人类火化打破自然规律?质量还会守恒吗?

迷雾说车 2021-09-08 11:15:46

如果我告诉你所有动物死后都会生态循环,你会认为火化打破自然规律了吗?或者说你觉得千万年里,地球上逝去的那些动植物的遗体去哪了?这是如此神奇,这些都可归功于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它们甚至能将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残躯遗体吃光,同时还能让其转化成植物能利用的养料,从而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我来给大家讲讲大自然的循环,这些海洋中的藻类,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化太阳能,而这些小鱼虾米们,可以从浮游生物身上获得能量,很不幸它们将成为更大鱼类(大马哈鱼)的食物,而这些猎捕者或是被人类捕获从而补充蛋白质,或是因死亡被分解的,都会像这只大马哈鱼一样滋养森林或大海!也能说这是分解者存在的意义,它们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自然界里还存在很多难溶的、通常无法被植物利用的无机磷化物,它们会如何消失?答案是微生物的活动能促进它们在生物圈中被有效利用;一些学者和专家也曾声称,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分解核酸的能力,我的意思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它们因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它们是分解者,它们转化后释出的磷酸可供其它生物吸收利用。而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是消费者,有些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以这些细菌也被称为生产者。总之很多细菌都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那人类为什么要打破自然规律?腐烂本是自然法则,为何人们想要摆脱?在过去,使用防腐液可以让人们和至爱之人更好地道别。但它属于致癌物,这种以甲醛为基础的溶液,在对遗体消毒或是利于保存的同时也在破坏环境。且不说防腐液跑到土壤里的危害,单从使用了防腐液的遗体来看,这些遗体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被自然的力量分解。

所以现代人类大多使用火葬,为了死后给地球省点事,一些人开始卧薪尝胆,寻找特殊的殡葬方式,不管你信不信骨灰的确能以钻石、肥料这种方式存在,或许将骨灰锻造成钻石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碳是人体中第二丰富的原子元素,钻石由结晶碳制成。这些信息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借此种植钻石,为了实现这些愿景,有资料显示取不到3斤的亡者骨灰,就能制造出一块色彩斑斓的钻石。若是想要将亲人的骨灰做成钻石,低温火化的效果会更好,因为它能确保能留下更多的碳。

问题是将人体烧掉,究竟会浪费多大的能量?人类从自然界里获取了很多能量,人体里存留了大量的脂肪与蛋白质,烧掉的话岂不是太浪费了?100多斤的人体,烧了之后仅剩下几千克,质量还会守恒吗?我在书本、网站上不停地读到这一点,火化后质量仍然是守恒的,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人体内大部分都是水,燃烧过程中它们变为了水蒸气,它们随气流飘走,一些含碳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剩下的基本是钙和微量元素等,这些骨灰就是无法氧化成气体的无机物,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质量还是守恒的,飘走的那些元素会重新进入大气层,它们会随着雨水重新回到地面,然后进入下一轮循环。

这些无机物可能会被半永久性地保留,比如被埋在公墓里、被放置在骨灰堂里,或是放在家里,它们暂时不会进入下一轮循环,但百年后,它们还是会回归自然。乍一看似乎没什么损失,但有一个超丧的问题,该过程中的“损失”很显著,例如燃烧蛋白质和脂肪的能量,它们也在大气层消散,火化遗体需要多少能量呢?我们来看看数据,火化一具遗体的能量能让一辆汽车行驶 7725 公里。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它们为全球变暖做了贡献,而且该过程属于不可逆的!另外别忘了,地球每年都要接受被包裹着的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毒垃圾,它们被埋在地下。欢迎评论留言,喜欢本期视频的朋友别忘了点个关注~

0 阅读:23

迷雾说车

简介:迷雾说车,科普最新汽车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