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想!特朗普又有新手段对付中国,不料2个大国已对美亮出枪口

清风逸语 2025-04-15 15:32:14

高额的关税,没有让中国屈服。

特朗普显然并没有因此死心,反而变本加厉,又想出了新的手段来对付中国。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两个大国,已经将自己的矛头对准了美国......

特朗普的新手段

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是特朗普一贯的立场。

从他上一个任期开始,关税几乎成了他最常用的对外政策工具之一。

彼时他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商品大幅加税,掀起一场关税战。

而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显然没有任何要收手的迹象,反而打算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了一份新的行政命令,对全球商品普遍加征10%的进口关税。

更具挑衅意味的是,他还专门制定了一套所谓“对等关税”——根据不同国家与美国的贸易状况,分别设定不同的加税幅度。

其中对中国的加征幅度高达34%,而对欧盟则为20%。

这一举动几乎等同于重新燃起贸易战的火焰。

中方迅速做出回应,出台了一系列有力反制措施。

更让特朗普措手不及的,是来自美国国内的反应——这次连美国人自己也受不了了。

4月5日,美国多个大城市几乎同时爆发抗议潮。

从纽约到洛杉矶,从芝加哥到波士顿,超过千场抗议活动在全美范围内展开,有超过50万民众走上街头,明确要求特朗普“住手”。

这场抗议不仅规模空前,更凸显了民众对生活成本上升的切身担忧。随着加税政策落地,原材料和消费品价格开始上涨,普通家庭首当其冲。

与此同时,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在4月8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也反映出广泛的不满。

52%的受访者认为,对中国商品加税将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53%的人甚至表示,这会直接损害他们个人的经济利益。

而在国际层面,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同样引发诸多不满。

在这股压力之下,特朗普不得不做出一定妥协。

日前,他就宣布对部分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电子产品暂时免征关税,试图缓和局势、平息批评。

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对华立场有所软化,相反,只是另一轮手段的开始。

就在舆论刚刚缓和之际,特朗普又抛出了一项“新计划”。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12日的报道,特朗普团队正在酝酿一项新的行政命令,核心内容是允许美国政府大规模开采并储备太平洋深海区域的金属资源,尤其是用于电池和高端制造的关键矿物。这些深海金属将被纳入现有的联邦战略储备体系,与石油、天然气等传统战略物资一并管理。

特朗普想要以此来“对抗”中国在电池金属和稀土供应链方面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的困境

之所以对稀土“动心思”,说到底,是因为稀土在当今全球科技和制造体系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稀土开采与提纯极为复杂,而它们却广泛应用于各种尖端领域——从智能手机、电动车电池、高性能磁体,到军用雷达、导航系统、激光制导武器等高科技设备,几乎每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核心产业都离不开稀土元素的支撑。

长期以来,美国在稀土资源上依赖进口,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最为突出。

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稀土储量,而且具备完整的开采、提炼与出口体系,占据了全球稀土市场的重要地位。

正因此,特朗普才把主意打到了稀土的身上。

那么,特朗普如今的新手段真的有用吗?

当然没用!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所谓“深海稀土储备战略”,不仅耗资巨大、技术门槛高,而且周期漫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可控规模。

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奥巴马还是拜登政府,在任期内都未贸然推动类似计划。现在特朗普硬要推进,很可能只是“姿态大于实际”。

更棘手的是,这件事可能还存在法律问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国拥有本国海岸线向外延伸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EEZ),但深海资源归属于全球公域,其开发须经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授权。

而美国虽然参与了该公约的起草,却从未正式批准,因此只是ISA的观察员国,既无投票权,也无法获得深海资源的开发许可。

这意味着,美国若强行推进深海采矿,极有可能引发国际法律纠纷,甚至引发他国联合抵制。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另一重压力——两个重要国家,已经对美国“亮出了枪口”。

其一是加拿大。

一直以来,加美两国在地缘、安全和贸易上联系紧密,但特朗普上任前公然声称“要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此言一出,直接激怒了整个加拿大社会。

如今,加拿大新总理卡尼公开呼吁全国4000万国民团结一致,“我们就是要对美国造成最大程度的痛苦,我们就是要对抗美国。”

另一头则是伊朗。

就在4月12日,伊朗与美国代表在阿曼举行了一场间接谈判。

特朗普原以为伊朗愿意坐下来谈,就是服软的表现。

但外界分析却认为,伊朗的态度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有学者表示,这可能说明伊朗国内已经最好了最坏的打算。

总之,现在特朗普面临的国内国际局势都不太乐观。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出在他自己身上。

咄咄逼人的姿态、肆意挑衅的外交风格、打破规则的强权手段,表面上看似强硬,实则透支了美国的信誉与空间。

如果特朗普还不悬崖勒马,仍执迷于以“零和博弈”方式对待世界,那么等待他的,只会是更大的孤立与代价。

参考资料: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观察者网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双方同意下周继续谈——观察者网

0 阅读:30

清风逸语

简介:伴着清风,诉说那些不为人知却触动人心的生活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