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南清真寺竟然是全国100座著名清真寺之一

浩慨说历史 2025-04-12 08:38:35
宣化南清真寺竟然是全国100座著名清真寺之一

玩坏宣化

宣化南清真寺位于城内庙底街中心地段,周边居民大多为回民。它在张家口地区是创建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很高的知名度。是全国100座著名清真寺之一。据《宣化县志》记载:“南清真寺,在署衙后街,明永乐初年建。”元末明初,开平王常遇春,大将军冯胜两位回族将领的部队先在长城破敌,后在宣化驻防。部队中有许多回族官兵。宣化是长城“九镇”之一,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军队采用特殊的“军户”户籍制度管理。“军户”世代沿袭,并施行“屯田制”,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耕,”允许军人家属随军。此时,迁入宣化的回民很多。永乐元年(1403年),在教人丁刚等人的倡导下,“人人相协,各出己资,辟地易材,建西殿三,左右庑各三,山门一,楼一,亭二”(《重修礼拜寺碑记》) 。这就是宣化修建的第一座清真寺,即南清真寺。

此后,随着伊斯兰教民人数的增多和迁入,宣化又先后建起了4座清真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南清真寺传延既久,教人繁滋,欲为广建,无乃地基”,其原因是与“道宪衙署相倚,不能伎展”。又因“地址下湿,水无所归,亦且殿宇损坏,墙壁倾颓”(《移建清真寺碑记》) 。当时,由任宣化府守备的世袭云骑尉教人玉焕功等人首先倡议,移建南清真寺,并各出己资购得庙底街房屋140间,作为新址。移建时进行了扩大。

新建的南清真寺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装饰精美的大型伊斯兰教建筑群。资金主要来源广大教民的捐款,加上精工细做,直至咸丰四年(1854年),方告竣工。

伊斯兰教虽来自中东的阿拉伯地区,但在我国北方,古代清真寺院的布局和形式却都与佛教寺院相似。南清真寺也属于这一类型。坐西向东是清真寺的特点,四合院形式则是中国建筑的特征。体现的是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四周有围墙封闭的建筑格局。清真寺在形式上是穆斯林的聚会堂,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实质上它又是穆斯林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文化水平的集中表现。

新寺建成以后,一直是宣化穆斯林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地位在教民心中最高。站在大门前一种庄重的感觉不由而升,从高大的门厅进入寺内,跨越石拱桥,穿过宣礼楼,登上月台,步入礼拜堂大殿,直至望月楼,中轴线上贯穿着全部主体建筑。南北两侧对列着讲堂、回廊、配殿等从属建筑。寺内还建有浴室、厢房、住所等一些附属建筑。另外,还建有牌楼、影壁、八字墙等装饰性建筑。构成建制完整,规模宏伟的大清真寺,占地面积达到4400多平方米。

寺院大门是与众不同宽阔门厅,1.10米的台基,更显门厅的高大。光亮柱子,红漆大门,飞檐斗栱,雕梁画栋。琉璃歇山式屋顶显示了穆斯林的庄重,伊斯兰文彩绘表现了清真寺的特色。门厅两侧各建旁门一座,与大门一起构成了气势恢宏的寺院外貌。

宣礼楼位于庭院中央,两侧的回廊与南北配殿相连,又将寺院分成内外二进院。北配殿为讲经堂,南配殿为教长室。

礼拜堂大殿是寺中最重要的建筑,是穆斯林群众做礼拜的场所。屋宇高大,殿堂宽敞,建筑面积662平方米。主殿面阔9间,九脊歇山式结构。又有前殿5间,后殿7间,与主殿连成一体,扩大了殿堂空间,均为卷棚式结构。在后殿中部有一座高高的八角形望月楼,是清真寺中标志性建筑,飞檐翘角,气势轩昂。此外,建筑上的装饰性构件很有特色。高高的屋脊,两侧的大吻,不使用汉族的龙纹图案,而是全部雕花制作,独具风格。屋内外的建筑彩绘也是清真寺独有。大殿侧门上的伊斯兰文字木雕窗,不但精美,而显传神,宗教气息直面而来,使人感到寺院中的肃穆、庄严。

南清真寺的特色还不仅于此,纵观整座寺院,布局合理,院落宽敞,内外有别,错落有致。寺内建筑的类型,形式多种多样,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按照不同的作用,建有大门、旁门、礼拜堂、讲堂、浴室、宣礼楼、望月楼、回廊、影壁、围墙、牌楼等各类建筑。根据殿堂的主次、大小,分别采用了歇山式、卷棚式、硬山式、攒尖式、单坡式等不同的建筑结构。另外,在建筑规格上,即有官府的大式作法,也有民间的小式作法,增添了房屋的样式。建筑体量的大小,是显示殿堂主次的区别;房屋样式的差异,是显示建筑等级的高低;建造作法的不同,是显示所建房屋的地位。等级规制在南清真寺建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历史文物的角度来评价南清真寺,首先,作为伊斯兰教文化的载体,其丰富的内涵,使它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其二,作为古代建筑的典范,其优美的造型,巧妙的结构,使它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其三,独特建筑风格和大量木雕、砖雕、石雕装饰构件的使用,使其富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无论从哪方面评价南清真寺,都是古代建筑的杰作。充分显示了古代伊斯兰民族在建筑艺术上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历经600多年的风雨,南清真寺已显得十分破旧,特别是“文革”期间的浩劫,南清真寺遭到了较严重的破坏。宗教活动被停止,寺产被查收,改作工厂、仓库使用。宣礼楼、望月楼、回廊、石拱桥、月台、牌楼被拆毁,大殿、山门、配殿的门窗及殿内设施被拆掉,使得寺院面目全非。

近年来,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宣化区政府将南清真寺列入了首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顺应广大穆斯林群众的迫切愿望,2004年,以政府助资,社会各界赞助,穆斯林群众积极捐资的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启动了南清真寺保护修复工程。第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11月14日开斋节前完工,修复的大门、旁门焕然一新。第二期工程已全面展开,修复好这座清真寺是全体穆斯林共同的心愿,愿这座已有600年历史的清真寺永盛不衰。在地方政府、社会各界、文物部门和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南清真寺将会再现历史风貌。

出品:张家口圣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编:咄咄落 编辑:吉吉向上

由玩坏宣化整理发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