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退群风波再起,中方八字箴言亮明全球治理底线

马欣宇聊国际 2025-03-10 17:16:49

当国际社会还在为"退群"浪潮冲击多边秩序忧心忡忡之际,中国外长王毅掷地有声的八个字——"从不惹事,更不怕事",犹如一剂清醒剂注入全球治理体系。这番表态不仅回应了美国近期重提退出国际组织的动向,更折射出两种国际交往范式的深层次博弈。

近期美国政坛再掀"退群"波澜,某位政治人物在公开演讲中将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制包装为"捍卫国家利益"的必要之举。这种将国际合作与主权维护对立起来的思维,已在过去数年间导致美国退出十多个国际组织与协议,从《中导条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单边主义雪球越滚越大。

欧洲智库研究报告显示,此类行为已造成国际条约履约率下降12%,全球气候治理、公共卫生等关键领域协同效率明显降低。

面对这股逆流,王毅外长在近期国际场合的系列发言颇具启示意义。他援引巴黎和会历史教训,直言"公理胜强权"应当成为国际共识,并创造性地提出"朋友应当是永远的,利益应当是共同的"新型交往观。

中国立场的底气源于科技创新实力的跨越式提升。当某些国家试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发展时,我们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实现集群突破。某国产大模型在国际基准测试中超越GPT-4的新闻引发全球关注,这正是"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创新"的生动写照。

这种科技突围不仅重塑着全球创新版图,更为多边合作注入新动能——中国已与17个国家建立数字丝绸之路合作机制,向30余国输出5G技术标准。

在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方案展现出独特智慧。针对乌克兰危机,提出"共同安全观"破解安全困境;面对加沙人道危机,推动建立紧急物资通道;在非洲发展议题上,首创"全产业链合作"模式。这些实践打破了传统地缘博弈逻辑,某东南亚学者评价称:"中国正在为全球治理提供解题新公式。"

当个别国家沉迷于"退群游戏"时,中国以实际行动搭建新的合作平台。从金砖扩员到上合组织扩容,从中国-中亚峰会到中阿合作论坛,多边主义的朋友圈持续扩大。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签署21个自贸协定,参与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对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提升至15.25%。这些数字背后,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系统化努力。

当前全球正站在秩序重构的十字路口:是重蹈"强权即公理"的覆辙,还是开辟"和合共生"的新局?中国用持续扩大的国际合作网络给出答案。正如王毅外长所言,真正的胜利不属于那些拆台的"退群者",而属于能够凝聚共识的"搭桥人"。在全球治理的马拉松赛道上,单边主义的短跑注定难以为继,唯有共商共建的接力才能抵达终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