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创建者们,帝喾的两个媳妇儿就占了俩

不明真相就要多读书 2025-04-23 22:18:17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其实没有什么禅让制,一直都是家天下,都是在自家人里选,从黄帝到颛顼,再到帝喾,再到尧舜禹,都是一家人。颛顼是皇帝的孙子,帝喾是颛顼的侄子,尧是帝喾的儿子。舜远了点,算起来,尧也是舜的高祖,尧和禹算是同辈。

具体关系,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五帝的亲属关系》。

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帝喾不仅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儿子尧,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商、周的始祖。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契和弃都很有能力,舜对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很不错。从《史记》里看,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只说了皇帝的正妃是嫘祖,两个嫡出的儿子玄嚣和昌意,其他有姓的还有十二个,没名没姓的还有十多个。

作为黄帝的曾孙,《五帝本纪》里,先说了帝喾的两个妃子,以及所生的两个儿子,《殷本纪》和《周本纪》里又说了帝喾的两个妃子,以及各自所生的儿子。夏、商、周,帝喾的两个媳妇儿占了俩,都是自家人在争天下。

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弃为兒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 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穀。”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本来大家都是同姓,从禹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固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契为子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史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