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房不认贷”满一周后,四大一线城市的冰与火!

胡哥教你地产观 2023-10-10 23:18:11

自8月31号北上广深陆续”认房不认贷“以来,网上观点满天飞,有人认为房价又要大涨的,也有人认为房价再也救不起来了,会一泻千里。

看多的人已经下场了,看空的人还在等着看楼市的笑话。

总之,都是立场决定观点,听听也就罢了,没什么营养。观点因人而异,比如一杯水,你觉得太热了,另一个人觉得有点凉了,这杯水到底是热的还是凉的?两个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这些都不重要,在强者的眼里,只看事实,从不依赖于观点, 熟悉我的老粉都知道,胡哥的文章喜欢摆数据,重事实。

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这杯水42度。只有这个42度才能准确地描述当前这杯水的温度,楼市的温度是什么?是成交量,成交量是楼市冷热的体温计。只有它能告诉你楼市是冷还是热?

关于认房不认贷新政后一周后,四个一线城市楼市热度及成交走势,先给结论: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昨晚花了4个小时整理出来四大一线城市从9月1日----9月10日成交量走势,这篇文章绝对值得你点赞、收藏。

如果你被网上的各种观点搞得左摇右摆的,不妨看看四个楼市排头兵的数据,心里自然有数了。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至少可以反映当下真实的市场。也算是对目前各平台大V鼓吹房价暴涨和恐军房价崩溃论的有力回应吧。

每个人都希望看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但有时候,数据不会拍你的马屁。可能也会打脸。

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

从四个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后,新房成交量的走势可以看出:

1、北京的政策出台后,9月2号、3号两天出现了成交量暴涨后,4号成交量又开始一路下滑。说明撑不住了,药效只维持了2天。这就有点尴尬了。

2、上海的成交量自9月1号实行“认房不认贷”后,明显拉升,然后稍有下降, 6、7号两天又站回高位,总体还算平稳。看来上海的药效比较不错。

3、广州也是从9月1号开始,成交量猛冲了一下,然后逐渐开始回落,在上周末又重回高位。整体表现还可以。

4、深圳的反应的有点冷了,虽然从市场一线的踩盘来看,售楼部确实热闹起来了,特别是打折楼盘,用爆满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从成交数据来看,深圳似乎对药效不太敏感。

因为这次“认房不认贷”是鼓励改善需求和外地有房贷的深圳首次置业者。你们知道深圳的金融环境非常宽松,这类购房人早已通过“融资科技树”用低首付买到二手房了。

所以,深圳能刺激的群体数量有限。

四大一线城市中,走得最稳的是上海和广州。

当下楼市,是一个典型的多空共存,彼此看对方都是傻子的特殊阶段,因为利益不同,所以当政策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解读出不同的预期。

但关键主线不变的,那就是“刚需住房---置换改善住房---抛售刚需住房---刚需群体接盘”的置换链条中,如果缺少最后一道力量,刚需不敢入场,那市场回暖和房价上涨的动力就会不足。

人们买房普遍的消费心理是买涨不买跌,只有成交量起来了,价格才会上涨。

当然,这个观测周期只有10天,太短的波动对于趋势的判断参考意义并不是很大,接下来,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及后续的政策是否能够跟上。

对于接下来的行情,我是比较乐观的。

原因在于我经历过的,可能你也经历过,但你的体感和颗粒度和我是不一样的。

比如上一次的认房不认贷,很多人知道房价上涨了,但不知道房价具体是怎么涨上去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关于上一轮楼市刺激的情况,2014年9月30号“认房不认贷”也就是当时即便名下有一套房,但只要还清了贷款,就还有首贷资格。

在当时这个重磅利好跟如今的“认房不认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直到2015年5月深圳的楼市才启动上涨行情,这中间过了8个月。

就因为一开始效果不明显,在“认贷不认房”之后,又出台了贷款利率打7折,然后又契税优惠减半等等,楼市才开始爬升。

所以,我依然请大家保持冷静和耐心。目前楼市的政策显然还没出完,后续肯定还会有动作,可能还会放松限购、放开限价等方面的利好,不要着急,慢慢来,不可能单凭一个政策就可以在瞬间扭转走势。但确实可以看到大方向在慢慢向好。

另外,如今的经济基本面已经不同往日了,老破小、远大新的走势即便在刺激政策利好下,可能也不太乐观。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挂牌量激增。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挂牌量在新政之后10天左右的时间新挂牌数量接近1w,链家后台数据已经超过16万套。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新增的这1w套二手房源,98%以上都是老、小、远,也就是老房子、小房子或者是郊区的房子,大家已经普遍意识到这类房子没有前途了。

确实有不少老、小、远的业主为了快速出清手里的房子,“不讲武德”地降价跑路,这是客观事实。

但你也要看到另外一面的事实,就是这些业主都是想卖掉手里的房子变成无房户后享受首贷优惠进而进行改善,他们并没有离开这个市场。

对你来说,如果你想买老、小、远,那么恭喜你,房源管够,价格够低;如果你想买改善房,那你接下来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

希望大家心态平和的迎接接下来的楼市变化,不要听风就是雨,多维度的比较,自己有空多出去看看,眼见为实。才是对自己买房这件事真正的“用心”。

欢迎点击下方公众号文章链接,扫码加入粉丝社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