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党委,顾名思义,党委是党员选举成立的委员会。三个党员以上可以成立党支部,50人以上成立党总支,100人以上成立基层党委。作为基层党组织,他们是组织和服务、发展基层党员的机构。大部分机关里面都是党支部,少数人多的可能会是党委,这种党委是基层党委,一般被称为机关党委。最高赞提到的那些企业党委,也都是基层党委,不是领导机构。只有极少数央企经党中央批准可以设立党组作为领导机构,但是也不可能出现高赞说的那种设立党机关夺权的奇事。

基层党员直接选举的是乡镇党委和本乡镇在本县的党代表。乡镇党委就是党最基层的领导机构,它同时也承担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比如发展党员。
再往上一级就是由县党代表选举的县委委员、候补委员组成的县级党委,到这个级别就是党的地方委员会了,是领导机构,不再是基层党组织了。再往上市、省到中央都是相应级别的领导机构。

所以党委这部分,是自下而上的选举,体现党内民主的一面。
而党组就是自上而下,体现党集中的一面了。
县级及以上级别的党委,就可以在政府、人大、政委、检察院、法院等及下属机构成立党组,党组作为该机构的领导机构,体现党的领导。党组和该机构的关系,可以不严谨但是形象的理解为党委和政府的关系。比如xxx县发改局设立了党组,那党组书记就是发改局的一把手,局长一般和党组书记是一个人。(这点和以前是不太一样的,以前的行政一把手制度,部门没有党组,基层党委的书记不是部门一把手,局长才是一把手,比如国家工信部门以前由非党员当过部长,那他就是工信部一把手,工信部党委书记是二把手。现在政府部门通过党政一肩挑,逐渐解决了谁领导谁的问题)

接下来是最容易混淆的地方了,为什么有时候会听到部门是党委呢?比如教育局党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等。这是因为这些部门由于管的人多等历史原因,还继续叫党委,但是这个党委是党组形式的党委,它的书记和委员,是由上级党委(县教育局就是由县委)直接任命,而不是选举的。
最后补充一个党工委,党工委全称是某某党委某某地方工作委员会,街道、开发区等作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但是他们因为不是地方政府,按规定不能选举党委,所以上级党委也同样在该地任命党工委,作为党委的派出机构,领导对应的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或者开发区管委会。一般还可能附带一个纪工委,作为上级党委纪委的派出机构。

所以总结一下,如果你看到某某局党组,那党组书记就是一把手;如果看到某某局党委,一般指的是党组形式党委,党委书记也是一把手;如果看到某某局机关党委,那个机关党委书记就只是管该机关党员发展、组织党员活动、组织党员学习等工作的(除非一把手兼任机关党委书记,这种时候一般由机关党委副书记管上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