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在瑞士讨论关于和平解决恢复印度zhi那问题,而作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的范文同却在会议讨论期间与中国意见产生分歧。
范文同认为,越南问题与柬埔寨、老挝问题三国密不可分,应在胜利后组成联邦。对此,中方建议把印zhi那三国问题单独讨论。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决定为中越决裂埋下第一个伏笔,也成为越南入侵柬埔寨的导火索。多年后,越南更是直言不讳的表示:
“如果越南不进攻柬埔寨,中国便不会进攻越南,战争也不会发生。”
一、日内瓦协议——中越决裂的开始
中国研究院陈平南先生引用越南官员阮青诗回忆录以及越南前领导人黎笋的讲话,撰写了《黎笋与中国》一书,在接受越南记者采访时,陈平南表示:
“不论从内容还是书写方式,我都相信它们的可靠性!”
采访中越南记者提出了一个十分犀利的问题,他认为是中越战争的爆发是北京“野心”威胁到越南政府的主要因素。以下是越南记者的分析。
自日内瓦协议签署以来,黎笋与胡志明两人都看清楚了北京“野心”,他们想要将越南撕成两半。但越北政府依然需要靠中国提供军事援助来战胜南方,从而导致越北政府一直深陷中国“控制”。
评论:不可否认的是,日内瓦会议是朝鲜战争后国际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此次会议不仅对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而且对中国外交政策、中苏、中越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彼时的中越关系十分友好,两国也属于同一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很多差异。
1953年8月,作为殖民主义的法国远征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战争费用已经是马歇尔计划拨款的2倍之多。战场上的先后失利使得法军损伤148000余人,疲于征战之下,法国政府认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与越南进行一次双边会谈,以此结束战争。
此时的越南国内依然被法军占据了大多数城市,经济也处于崩溃边缘,虽然越共党内部对和谈存在巨大争议,但是在中苏的说服下,越共领导人最终接受了法国谈判建议,但要求必须真正承认越南独立。
1954年4月26日,中国总理周恩来携张闻天、王稼祥等人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而越南民主共和国则派出了范文同为首的代表团参加国际会议。
此次会议,一开始美方并不想要让中国参与,但是对中国而言,日内瓦会议不仅可以为中国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且也能够为新中国的外交活动提供一个难得的活动场所,以此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望。
基于以上考虑,中国政府提出了力争在北纬16度线附近确定南北双方停战线,苏联政府也认为双方在北纬16度线停火对北越政府是一种比较有利的选择。然而,范文同代表团却提出反对,其认为:应以就地停战,等待普选方案为主,以便统一越南,如果普选不通过,再考虑南北划界。
显然,越南的这一提案与中苏两国提案产生了分歧。范文同等人提出的方案在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下,几乎不可能完成。此时的越南共产党已经有了吞并老挝和柬埔寨的想法。
在日内瓦会议上,越南坚持要求自己扶持的老挝和柬埔寨势力——寮国抗战政府和高棉抗战政府参加日内瓦会议。越南早已打好如意算盘,将两个抗战政府获得国际承认,从而在获得独立后推翻原有政府,从而完成真正的印支联邦。
在这种态势下,一直支持越南的中国代表团开始发现,印支联邦构想十分不合理。彼时,作为代表团的周恩来总理解释:
“.…..柬埔寨、老挝两国王国政府是合法政府,被世界三十多个国家承认……必须严格以三个国来对待!”
在这种态度下,越南虽然不甘心,但是只能暂时同意中国方案,但是在之后的谈判中却漫天要价,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在美英联合干涉下,越南最终无奈同意,放弃了印支联邦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内心深处将此次谈判失败,归咎于中国反对,认为无法实现印支联邦计划都是受中国影响。殊不知,在这种态势下,如果越南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可能会导致此次谈判结果失败,而越南想要彻底解放,几乎痴人说梦了。
因此,在《黎笋与中国》一书中引用阮青诗回忆录中,提到越南共产党认为,是中国强迫胡志明和范文同签署了日内瓦协议,将越南一分为二。
二、越南政府野心
在越南当局的心里,从日内瓦协议之后,就对中国怀恨在心。特别是以黎笋为首的党内集团。在胡志明去世后,接替位置的黎笋开始逐渐倒向苏联,刻意疏远中国。
1978年,越南黎笋集团彻底走向反华路线,为了找到一个可以抗衡中国的大国,越南与苏联签订了《苏越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当一国受到第三国侵略时,另一国无条件出兵援助。
显而易见,这份军事同盟协议主要的就是针对中国。彼时,苏联顺水推舟,不仅在政治上为越南撑腰,还答应每年援助越南10亿美元的物资和武器。有了苏联的支持,越南自然底气十足,不惜在中越边境频繁制造流血事件。
同时,黎笋政府再次重启印支联邦野心,试图吞并柬埔寨和老挝,重温中南半岛旧梦。1978年12月25日,越军集结了18个步兵师及15个团、1个航空兵师,共约20余万兵力,向柬埔寨发起了进攻。
由于柬埔寨政府毫无斗志,仅14天时间就被越军占领首都金边。越军叫嚣,他们是在推翻不得人心的红色高棉政权。事实上是想要借机将柬埔寨纳入越南版图罢了。此时,柬埔寨政府不得不向中国发出求援信息。
对于越南的侵略行径,与法军、美军并无不同。无疑遭到北京方面反对。然而,黎笋政府不仅没有收敛侵略行为,反而继续在中方边境制造事端。据悉,截止到1978年底,越军在中国广西、云南境内制造的流血事件高达1300余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方咄咄逼人,不知收敛,中国忍无可忍之下,决定发起对越自卫还击。
越南官员阮青诗在回忆录中写道:黎笋担心一旦越军进攻柬埔寨,会遭到中国报复。直到1978年底,河内与莫斯科签署了共同安全协议,河内再也不那么担心了。
事实也确实发生,越方资料显示,中国进行反击后,由于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施压,中国只进行了有限反击。
评论:
对越自卫还击是中国不得已而为之,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确实是有限反击,北京方面在综合考虑之后,以速战速决的战略要求,限定有限时间、空军、规模给越南以惩戒。
越南进攻柬埔寨,野心早已暴露。中国作为越南在中南半岛的最大“威胁”,自然要借助各种理由实施自己目的。
1978年12月之前,越南就已对中国仇视,在扩大会议上,黎笋公开表示:中国是越南最大的敌人。越军更是在我国边境滋扰生事。此时的越南已经目空一切,自认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以此完成对中国的施压。
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北京领导人出访东南亚各国,明确指出了越南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并将其称为“大霸”“小霸”。
北京方面也明确指出,中国政府不会任由任何国家破坏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任何威胁该地区的军事行动,中国不会坐视不理。
越南自完成南北统一后,愈发自我膨胀,强调自身利益,亲苏远华,重拾法国殖民时期的印支联邦野心。这种从被殖民变成殖民国家的行径,无疑是走上了一条新的霸权主义道路。
这对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各国来说,都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作为一支正义之师,必然会站出来反对越南霸权行径,就算越南不进攻柬埔寨,中国也会站出来维护正义,这也势必会导致中越两国最终反目。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中越立场不同,信念不同,自然无法走到一起。越南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中越战争后,才幡然醒悟,积极重拾与中国友好外来关系。殊不知,裂痕已经产生,根本无法还原本来面目。
总而言之,中越两国从兄友弟恭到兵戎相见,再到重新建立外交关系。这几十年以来,足够让越南清醒的看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朋友,谁才是真正敌人。虽然历史难以改变,但是战争的教训希望能够让所有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