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谈中越战争:叶粟高层反对使用军事手段,邓小平坚持武力惩戒

正观历史 2025-04-19 12:21:01

20世纪60年代,越南在中国援助下从饥饿中逐渐走出,彼时,谁也不会想到10年后,中越两国会从兄弟走到兵刃相见的地步。据中国国防部报告,自1975年起至1978年底,越南在两国边境地区挑起的流血事件已经达到1100起之多。此时,北京方面也作出“惩罚”越南决定。然而,越南谈到1979年中越战争时却表示:

“一部分中国高层都支持越南,并不同意打仗!”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越南该不该打

1978年12月,越南集结20余万兵力入侵柬埔寨,与此同时,越南在我国边境地区继续挑衅,制造冲突。彼时,北京召开的中共政治局内部会议上,已经开始讨论是否给这个不听话的“小弟”一个教训。

此次扩大会议上,一部分中国高层确实不同意打仗,认为中国应该好好恢复经济,一部分则认为越南“白眼狼”,是时候应该给他们一个教训。对于中国该不该走出这一步,会议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据越南方面称:多数文献显示,尽管中共政治局内部存在分歧,但邓小平却坚持军事手段。

据了解,从资料中查看,彼时的叶剑英、粟裕等人对出兵惩戒越南保持反对态度,在他们看来,如今虽然越南已经向中国“开战”,但是受国内特殊情况影响,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不能够随便出兵。

“对越出兵太过冒险,需要谨慎考虑!”

叶剑英作为一名老政治家,更多的从全局考虑。彼时,中苏矛盾加深,苏联趁机加强与越南深入交流,并于1978年11月中旬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美其名曰是加强两国之间的安全,实际上不过是以军事同盟为目的,为越南撑腰,并施压中国罢了。

在叶剑英看来,越南在边境地区挑起的冲突,很可能是苏联设下的陷阱,一旦中国激进,便会四面楚歌,让苏联找到出兵的理由。届时,中国必然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地步。

对于叶剑英的看法,邓小平也陷入沉思。而一旁的粟裕也有着同样担心。

“如果开战,我们很可能面临来自美苏等国制裁,到时国际舆论压力会将我们压垮!”

众所周知,自1970年开始,中国军队开始转型,受国内特殊政策影响,中国军事实力相对较弱。与越南经历长达三十几年的抗法、抗美战斗不同。如果对越出兵,可能遭遇失败。故此,叶剑英与粟裕建议以外交手段解决两国矛盾。

争论和探讨紧张而激烈,一些军事领导层从国际关系和战争前景角度,纷纷提出自己不同看法。

有同志也表示担心:打这一仗不一定有利,目前中苏关系和中越关系连在一起,从国际战略考虑,如果战争规模扩大,美国是否会在他们认为有利的时机出手,从中得利。

对于是否出兵攻打越南,邓公自然明白两人顾虑,但是他内心却有另一番考量。而就在这时,另一部分持不同意见的政治高层也站了起来。

时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却坚定表示:

“我们已经给了越南太多时间和机会,越南行为已然威胁道中国国家安全,如果不采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只会让敌人更加肆无忌惮。”

紧接着一位高层说道:

“中国是一个大国,越南只是我们近邻的一个小国,我们打他们,国际舆论会有什么反响?我们刚从十年动乱中摆脱出来,人力财力应该集中搞经济建设,要是打折一张呢,经济负担很重。”

然而,更多的同志却认为:这一仗必须打,而且应该打,我们师出有名,有备而战,这是一场惩罚性的正义之战。

会议的讨论十分激烈,双方的意见都各有支持依据。此时,邓公在思考片刻后也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战争必然会带来大的损失,但是如果不打,会让越南更加猖狂,让中国沦为笑话。所以最关键的是确定是否要打,如果打,必须胜利。

最终,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尊严,惩戒越南,在1978年12月31日的扩大会议上,邓公正式提出批准进攻和惩戒越南计划。

与此同时,提出了进攻谅山、高平、老街的原计划,并同意了修改后的计划。其中包括部署两个集团军,分别以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位上将指挥,从广西、云南出发,对河内形成威慑。

二、如何打好这一场仗

此次会议上不仅通过了惩罚越南决定,而且也制定出了下一步中国要走的路。邓公深刻明白,想要打好这一仗,除了军队还有外交,中国必须说服东南亚和亚洲国家,特别是美国。

1978年年底,邓小平开启访问东南亚计划,先后向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国传达如今的危机。此时,越南竟然也派遣20余万兵力入侵柬埔寨。1978年11月8日,邓小平在出访曼谷时表示:

“苏越条约并非针对中国……,而是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的阴谋,亚太地区安全问题岌岌可危。”

面对苏联的施压,越南的挑衅。中国得到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支持。部分东盟各国纷纷谴责越南侵柬行动。然而,对苏越来说,真正让他们在意的并非东南亚小国,而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美国。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正式访问美国,期间三次与美总统卡特会谈。虽然美方并未作出任何回应,但是答应提供有关苏联50个师在中国北部边境地区活动的情报。甚至利用卫星监视边境战争,借助卫星图像,让媒体知道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中谁教训了谁。

获得了美国的暗中支持,以及其他东南亚各国的态度后,中国军队也开始调兵遣将,开赴前线。

1979年2月10日,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报道:

“中国在边境一带集结16万军队、700架飞机和大批装甲车辆、大炮……”

美国侦察卫星对中国边境上军事部署做了监视并报道:

“中国在边境一带有两个集团军,分布部署在广西、云南两个方向位置上。”

……

除了调兵遣将之外,中国方面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再三警示,大造舆论,公开向全世界宣称,中国要进行一场正义之战,此次出兵我们师出有名,对越惩罚是堂堂正正。

在外交策略加舆论攻势下,中国军队遵照中央军委部署,有计划的向中越边境东西两线集中兵力,调动部队。

此时,越南军事情报部门已经得到消息,中国在中越边境广西、云南一侧集中部队数量约20个师,已经具备开战能力。而实际上,我军部署的军队有17个正规师,约22.5万人左右。

至1979年2月17日拂晓,中国军队在许世友、杨得志两位上将的指挥下,正式向越南发起了自卫反击战。仅仅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中国军队就突破了越南一线防御,直逼高平、老街重镇。

中国的快速进攻让越南措不及防,远在柬埔寨的文进勇、范文同等人根本没有想到中国会真的出兵。

前驻广州总领事杨丹迪回忆说:

“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仍然天真地希望,越南和中国曾经如此亲密友好,他们(中国)不可能如此迅速、如此强烈地彻底改变与越南的关系。”

显然,越南情报部门虽然严密监视中国军队大规模调动,但始终无法确定中国军队主攻方向。尽管中国已经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向全世界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美国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有一句名言:

“历史从来不会完全重演,但如果我们不从中吸取教训,我们就会注定失败。”

多年后,很多人分析1979年中越战争,认为越南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盲目自信,在两个世界大国中间,选择了苏联,以至于为了利益丢掉了中国支持。

而中国在内忧外患之际,选择“惩戒”越南,不仅是对国家主权的维护,也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越南在谈及中越战争,认为中国高层部分支持越南,反对战争。但是,越南始终没有明白,中国部分高层反对战争,是综合考虑国际舆论、外交、军事等领域的考量,从来不存在所谓支持越南。

随着中国取得国际社会支持,在外交方面取得支持,表明中国是不得已而战的立场。已经说明一切,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短时间只是中越两国的较量。军事上的成就不仅仅让越南认清楚自己的实力,也让全世界看清楚中国的底线。

总而言之,对越自卫反击战使中国与越南的领土争端中赢得了主动权,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虽然付出了人员、经济方面的损失,但是对两国乃至亚洲局势都起到了重大影响。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