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柔弱者,生之徒,身弱之人,学会正确赋能,必将走向顶峰

禅道国学 2025-04-06 16:25:46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身弱之人,由于受能量低的限制,似乎更难成功,但如果能勇敢面对,即使能量受限,也能成为英雄。

身弱之人,先明心悟性

有些人会简单的认为身弱之人,就是指身体弱的人,其实这只是身弱在外在形态上的表现而已。

身弱意思是指身体的能量低。

易经中说:“身弱不担财”。

身弱的人求财运会相对差一些,这是因为自身精力不足,哪怕干出成绩来,身体也会被折腾得受不了。

身弱的人通常存在精力不足,气血亏虚,做事力不从心,思虑过度,内耗严重,极度在意他人看法,共情能力强等特点。

低阶的身弱之人,常常会陷入负能量的状态中。他们思虑过度,一件事还没有开始,脑海中已经反复预演了无数遍,每每自怨自艾。

其中典型人物就是林黛玉,黛玉心思细腻敏感,对点滴小事都要反复思量。看到落花,别人大多一瞥而过,她却会想到自己的身世命运,从而黯然神伤,写下“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的悲凉诗句。

这般过度的思虑,让她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身体也愈发孱弱。

过度的思虑会损伤脾胃,而脾胃虚弱又是百病之源。长此以往,身弱之人总在自我内耗,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慢慢地耗尽能量,最后就会选择摆烂,难以翻身。

但身弱之人并非全无优势。身弱之人共情力强,悟性高。

正如老子所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柔弱并非劣势,而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状态,身弱之人应认识到自身的潜力,学会以弱克刚,水滴也能穿石。

所以说,身弱之人不必自卑,学会正确赋能后,一样能逆风翻盘,走向顶峰。

身弱之人,顺势而为

庄子说:“柔弱者,生之徒。”

身弱之人,要学会顺势而为,放下执念。

执念就好比手中握物,握得太紧,既伤外物,也损心神,适时放下,反而更易获得。

庄子教导大家:”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身弱之人通常心思细腻敏感,容易陷入对事物对错的纠结之中。然而,世间的事物本就复杂多样,并非非黑即白。

最常见的就是与人交往中,我们常会遇到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人,如果一味地纠结于谁对谁错,试图去说服对方,不仅会耗费大量的精力,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但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去学会理解,接纳彼此的差异,或许就能轻松地化解矛盾,避免自身能量无效消耗。

当我们放下执念,不再以自己心中的尺子去度量是非标准,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时,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身弱之人,精神内求

身弱之人,普遍悟性较高,高阶的身弱之人,更具决断力。

身弱之人只要懂得反求诸己,专注于自身成长,走上顶峰也不会是难事。

当内耗减少,能量就会逐渐凝聚,生活也会随之向好的方向发展。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大鹏凭借大风南飞,翱翔于九万里高空;而蝉和小斑鸠却只能在树枝间跳跃飞行,它们都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生存,原本就不必互相攀比、嘲笑。

身弱之人不必羡慕他人的强大能量,而应守好自身能量 ,挖掘自身潜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对于身弱之人来说,慢才是快,慢才能持久,只要坚守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界的繁华喧嚣所动摇,稳扎稳打,则莫之能胜。

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只有不断积累能量,才能承载起更大的梦想。不要在意眼前的得失起伏,也不要因瞻前顾后而浪费宝贵的能量。

专注当下,做好自己手头的每一件事,每一次专注的付出,都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祝福我们。

7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