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携夫人回国后,白崇禧直呼:我以后没脸见人了,次年暴毙

书雁聊人啊 2025-04-21 10:28:29

1965年,李宗仁携夫人历尽艰辛回国后,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台湾,白崇禧闻讯后直呼:“我以后没脸见人了。”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被称为“新桂系三巨头”,也被称为“广西三杰”,是民国初期崛起的广西军阀头目。

但三人之中,又以李宗仁和白崇禧最为人熟知。

至于原因也很好解释,因为他们的曝光度和知名度都比较高,经常同框出镜。

尤其是李宗仁,血战台儿庄堪称是抗战时期的大手笔,后来还跟老蒋争夺过民国总统的宝座。

而白崇禧,一直都是个忠实的小弟,一直追随在李宗仁左右为大哥摇旗呐喊。

实际上,两人的深厚友谊很早就建立了。

他们是广西桂林临桂区的老乡,年纪相仿、志趣相投,还是小学同学,从军后又经常在一起并肩作战,被人们合称为“李白”。

新桂系刚崛起的时候,其实白崇禧的地位排在李宗仁和黄绍竑的后面。

但是,热衷政治的黄绍竑于1931年脱离新桂系跻身庙堂之后,原来的“三巨头”就只剩下了两人,白崇禧才成了新桂系的二号人物。

白崇禧在军事上比较有建树,多谋善断、狡诈多变,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善于捕捉时机、灵活运用战术,因此得了个“小诸葛”的绰号。

可别看他打仗有一手,但是眼光和认知却远不如李宗仁。

1924年,已经发展起来的新桂系,趁着旧桂系内乱的契机,一举推翻了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

战斗结束后,如何处置陆荣廷就成了一个颇为敏感的问题。

因为陆荣廷虽然倒台了,但是旧桂系的实力仍不容小觑,还有很多将领和部队。

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桂系内部很有可能陷入长期内耗,给虎视眈眈的粤、滇、赣等军阀创造扩张的机会。

白崇禧的意见简单粗暴,主张:败军之将,直接杀了了事。

但是李宗仁却坚决不同意,详细跟白崇禧分析了杀害陆荣廷的利弊,归纳起来就是:不能杀。

李宗仁的主张也得到了黄绍竑的支持,给了穷途末路的陆荣廷足够的体面,劝说他自己通电下野,找个地方安度晚年就行了。

在解决旧桂系残部的时候,李宗仁一直都是总指挥,到次年秋天就完全占领了广西,打开了新桂系的新局面。

由此可见,李宗仁的眼光和认知远在白崇禧之上。

两人本来就有深厚的友谊,再加上这件事,使得白崇禧在李宗仁面前心悦诚服,一直扮演着一个小弟的角色。

还有就是国民党败退台湾的时候,李宗仁的意见是绝对不能跟着老蒋走。

他跟老蒋打了多年交道,对老蒋不能说是了如指掌吧,也算是掌握个七七八八、大差不差。

老蒋对地方军阀的态度一直都心存忌惮,别看表面上跟军阀头目很热乎,私底下总是在想尽办法瓦解他们的势力。

自1929年以来,老蒋对新桂系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既拉拢又打压,甚至还爆发过冲突。

李宗仁把老蒋看透了,作为新桂系的话事人,跟着老蒋跑到台湾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后来发生的事情,也果如李宗仁分析的那样,跑到台湾的白崇禧悔得肠子都快青了。

李宗仁离开大陆之后,借道香港去了美国,住在公寓里逍遥自在。

尽管从表面上看,他没有白崇禧在台湾过得舒坦,但最起码自由自在,想干什么自己说了算。

白崇禧到了台湾之后,活得那叫一个憋屈,生活上不仅受到了严密监视,整天还提心吊胆地生怕发生“意外”。

李宗仁后来历尽艰辛返回了大陆,落叶归根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回国的时候还受到了热烈欢迎。

这件事在台湾造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白崇禧闻讯后悲愤交加,之前一直跟着大哥混得还不错,如今哥俩的境遇却是天壤之别,最终忧郁成疾,第二年冬天就暴毙身亡,享年73岁。

老蒋很会做表面工作,不仅给白崇禧举办了盛大的丧礼,还亲自到场进行吊唁,也算是给足了白崇禧面子。

不过,白崇禧死得颇为蹊跷,直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种说法就是病逝,还有一种说法是老蒋干的好事。

谷正文在回忆录中提到过这件事,他们曾奉命对白崇禧进行过暗杀,毒杀,但久经沙场的白崇禧很警觉,没给他们下手的机会。

但白崇禧到底是怎么死的,也依然是个谜。

0 阅读:2

书雁聊人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