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实质性结束自贸区升级谈判,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合作领域。
马来西亚媒体称,电商和消费者保护条款将为中小企业带来机遇,越南媒体则关注关税减免对出口的推动作用。
2025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外贸比重提升至16.6%,双方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95%税目零关税。

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双方贸易的90.1%。
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均超20%。
自东盟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等保持增长。
这种“中国研发+东盟加工”的模式强化了区域产业链协同。
例如中国出口的锂电池组件在越南完成组装后,再通过RCEP框架返销至全球市场。

东盟连续8年保持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一季度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526.5亿元(同比+13.8%),主要为榴莲、龙眼等热带水果;
对东盟出口农产品379.2亿元(同比+1.4%),以柑橘、苹果等温带水果为主。
中老铁路的“温去热回”水果走廊推动了双向流通,云南对东盟鲜果出口量同比增幅达132.6%。

中老铁路累计开行货物列车超5万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实现“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
一季度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对东盟的进出口分别增长37%、23.2%、5.8%和16.4%。
广西对东盟进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其中对越南进出口706.3亿元,对泰国、印尼等国增速显著。

数据说明一切
目前中国与东盟已对约90%税目实施零关税,剩余10%主要涉及部分敏感产品(如农产品、汽车)。
RCEP实施三年来,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比从64.5%升至66%,东盟对华钢铁、有色金属制品出口较2019年增长超两倍。
广西计划在2025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5%,推动“一键游东盟”平台建设。
2024年上半年东盟占中国外贸比重为15.9%,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6.6%,反映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效。
若按此增速,2025年全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有望突破7万亿元人民币。
昆明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签发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2.26万份,为企业争取关税减让约9120万元。
随着自贸区3.0版实施,预计到2030年RCEP将为区域带来2450亿美元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