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赴日(二)

白发渔樵江渚上 2023-04-25 19:23:04

中国人为何赴日(一)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以国费留学生的身份赴日的中国精英人士的故事。在他们之中,有一心想来日本的人,也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通过海外留学寻找发展机会的人。可以说,当时从中国赴海外还是比较难的。

时间来到90年代,以“就学生”身份赴日的中国人迅速增加。“就学生”是过去入国管理法规定的外国人在留资格的一种,2010年改正法实施以前,将就读于日语学校或专修学校的学生称为“就学生”,区别于就读大学的学生(留学生)。

就学生中虽然也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但一心想赚钱的人不在少数。当时日中经济差距巨大,他们认为在日本能赚到更多钱。

很多人自费赴日,白天在日本的大学读书,晚上在餐饮店、建设工地、工厂等地方兼职工作。不少人因工作过度疲劳,导致白天逃课。

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福建省为据点的偷渡组织“蛇头”,一些通过蛇头入境日本的人引起了社会问题。在日华人引发的恶性犯罪事件等导致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印象迅速恶化。

2000年以后也常见有逃课外出兼职的留学生。

笔者的朋友中,就有几位是2000年以后来日本的人,他们学习非常认真。不过那时日中间的经济差距依然巨大,几乎所有人都有兼职的经验。

他们说,“正因为有兼职的经历,我才能融入日本社会。不仅学到了语言学校没有教过的日语,还交到了日本的朋友。我清晰地记得兼职的店里的日本人都对我很好,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有经验的人或许能懂,就算到日本留学,也没法一下就交到日本的朋友。刚开始只能认识语言学校里一起学习的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笔者的朋友说,“兼职很辛苦,但却不失为融入日本社会的一个好方法,是很宝贵的经验。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

80年代的国费留学生算是赴日的佼佼者,而他们只要交钱就能实现日本留学,所以并非所有人都属英才。尽管如此,来日本留学可不是件易事。不仅有经济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中,还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去日本呢。中国人去日本可是要受欺负的”。

而1990年代~2000年代,多数希望赴日留学的中国人对日本是怀有憧憬的。毕竟日本彼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技术立国,加上他们喜爱日本的动画、电视剧和电影,并受到很深的影响。

当时赴日的中国人多数是看着电视上播放的日本动画片长大的。作品不胜枚举,比如《龙珠》《灌篮高手》《火影忍者》《圣斗士星矢》《哆啦A梦》《聪明的一休》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很多人由此迷上了日本的ACG(动画、漫画、游戏)。

日剧也是。1991年在日本开播的《东京爱情故事》、《第101次求婚》,1996年开播的《悠长假期》等也登上中国的电视荧幕,引起不小的反响。不少人受此影响,赴日留学。

当时,日本和中国的媒体不仅介绍政治、外交等严肃的内容,还触及文化和社会层面,这些都促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成为向往的契机。

对日本人来说也是如此。笔者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在富士电视台开播的纪录片《小小留学生》。讲述的是一位就读于日本小学的中国小女孩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依然学习日本小学的课程,与朋友们一起上下学的故事。许多日本人被这位小女孩的开朗打动,对中国以及中国人产生亲切感。

我深刻体会到,动画、电视剧、纪录片比任何杰出的政治家会谈都更能加深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兴趣与好奇。

2010年,中国的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那时开始,赴日中国人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以后有机会,笔者将为大家介绍近十年在日华人的特征与倾向等等。

0 阅读:0

白发渔樵江渚上

简介:闲云野鹤时评,杂文,游记,趣闻,人文地理,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