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人们也越来越容易出汗。出汗是人体调节温度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出汗过多,或者环境温度过高,人体就会失去水分和电解质,导致体温升高,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这就是中暑

小曹是一个爱运动的高中生,爱好运动。趁放假,在中午的时候他和同学们在操场上打了一场激烈的篮球赛。当时天气很热,气温达到了37℃,空气也很闷。小曹一直拼命地跑动和投篮,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和头发。他觉得很渴,但是没有及时喝水,因为他想要赢得比赛。
比赛结束后,小曹感到头晕目眩,胸闷气喘,全身无力。他以为只是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呕吐,意识也变得模糊。同学们发现他的情况不对劲,立即用手机测温软件测量了他的体温,发现竟然高达41.5℃!他们惊慌失措,赶紧拨打了120,并用冰水给他降温。
救护车很快到达了现场,医生检查了小曹的情况,诊断出他患了热射病。医生立即给小明输液、降温、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措施,并将他送往医院进一步观察。幸运的是,在医生和同学们的及时救助下,小明的体温逐渐下降,意识也恢复了清醒。经过几天的治疗和调养,他终于康复出院了。
中暑有轻重之分,轻者只是感到口渴、头晕、乏力等,休息一下就能恢复;重者则可能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也是夏日的隐形杀手。如果不及时处理,热射病可能会造成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甚至死亡。

热射病的原因
热射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体无法有效地散发热量,导致体温过高。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环境温度过高,特别是在高湿度或无风的情况下,人体难以通过出汗和蒸发来降温。
2)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利尿剂等,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汗腺功能或血管收缩能力,降低散热效率。
3)过度运动或劳累,使得人体产生大量的热量,超过了散热能力。
4)身体机能低下或免疫力弱,如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热射病的危害
当人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大量的代谢热。正常情况下,身体会通过出汗和血管扩张等方式来散发多余的热量,并维持核心体温在37℃左右。但是当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时,出汗和蒸发的效果会降低;同时如果水分和电解质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时,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导致身体散热能力下降,而产热量却不减少。当产热大于散热时,核心体温就会不断升高。
当核心体温超过40℃时,就会引起细胞蛋白质的变性和破坏,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同时,高温还会激活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综合征。这些因素会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系统:当体温超过40℃时,大脑功能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这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也是最危险的表现。如果不及时降温,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或死亡。

循环系统:体温升时,心脏会加速跳动,高到一定程度时,血压就会下降,血液会变得黏稠,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高温还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血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和休克。此外,高温还会影响凝血系统,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呼吸系统:当体温超过42℃时,肺部会出现水肿和出血,导致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高温还会影响氧气的输送和利用,导致缺氧和酸中毒。
肝肾系统:体温持续过高,人体失水严重,肝脏和肾脏会受到严重损伤,导致肝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等。高温还会影响代谢和排毒功能,导致内毒素积累和中毒反应。
血液系统:当体温超过44℃时,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会被破坏,导致贫血、感染、出血等。

热射病的预防
当然,热射病也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在高温或高湿度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尤其是在中午或下午的阳光下。如果必须外出,应该穿着透气、轻薄、浅色的衣服,戴上帽子或遮阳伞,随身携带水或饮料。
2、适当控制运动或劳累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和水分。运动前后应该多喝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3、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粥等。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烧烤、火锅、辣椒等。
4、服用药物时,要注意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对散热能力的影响。如果有必要,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调整用药剂量或时间。
5、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发现中暑的征兆,如口渴、出汗减少、皮肤干燥、心跳加快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活动,寻找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