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争做好准备”的美防长,话音刚落,就被我外交部驳斥

乐之说课程文化 2025-03-07 04:50:03

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近日,美国防长奥斯汀,在接受采访时抛出矛盾言论,一方面宣称“不寻求与中国开战”,另一方面又强调,将在特朗普领导下“重建军队,为战争做准备”。

这种反反复复的态度,实在是让人觉得厌恶!

而我外交部,于6日以三个“不要”(霸权主义、冷战思维、战略竞争之名,进对华进行遏制、打压)严正回应,直指美方“霸权逻辑”与“冷战思维”。

具体内容,大家看人民日报3月6日的文章,截图如下↓

而这场交锋,我觉得,不仅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反复无常,更会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战略博弈,及台海局势走向的深度关注。

可能“焦虑”是特朗普政府的真实写照吧!

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华言论,呈现出典型的"两面性"特征:在之前,白宫声明中强调"无意改变中国体制"后,又在军事领域释放备战信号。这种政策摇摆,既源于美国内部政治博弈加剧,更暴露出其想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焦虑。

据公开数据显示,特朗普任内对华加征关税商品规模达5500亿美元,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降反增,2023年达到382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充分印证了外交部"关税战打不赢"的论断。

但,特朗普政府明白这个道理吗?

显示还是不明白,显然,还是喜欢挥舞着大棒,还想用“霸权主义”那一套。问题是,如今我们已不是100多年前的模样,而我们也不吃那一套。

还有,在台海问题上,面对美方军事施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那不好意思,我们就用“东风快递”招待。

可喜可贺的是,2024年以来,我解放军在台海常态巡航突破200天。更可喜的是,新下水的福建舰航母,已形成区域拒止能力,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完成实战部署。

与此同时,182个国家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太平洋岛国论坛、东盟等区域性组织多次声明反对域外势力干涉台海。正如《南华早报》评论指出:“北京正通过军事、外交、经济多维手段稳步推进统一进程,任何外部干预都难以逆转历史潮流。”

而对于中美此番交锋,国际媒体则呈现出差异化解读,有“理性分析派”,也有“立场分化”,还有“区域关切派”,反正,无论什么立场,都离不开自身的利益。

比如,路透社援引兰德公司报告称,中美军事开支比已从2000年的1:7缩小至1:3,因此认为,美国"以实力地位对话"的基础正在消解;而《华尔街日报》则继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当然,考虑到《华尔街日报》是美国政府的“传话筒”,对于此番言论,确实没必要给面子,直接回怼就行了。

我觉得《外交学者》杂志的批评就非常贴切:“美方"言行矛盾"恐加剧战略误判。”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德国《明镜》周刊、法国《世界报》在内的欧洲主流媒体,开始频繁使用“新冷战陷阱”概念,警示追随美国对抗政策的危险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专家指出:“中国在芯片、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正在重塑战略平衡,华盛顿的遏制政策已显力不从心。”

看来,有些专家还是非常能看清当今世界格局的。

当然,从特朗普政府“反复横跳”的对华政策,到拜登团队延续的“竞合”策略,美国始终未能摆脱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式,而结果我也能预测到——那就是注定会失败。

而中国通过RCEP深化区域合作、促成沙特伊朗和解、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正如外交部强调的"三个不要",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如磐石。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任何势力,都妄想阻挡中华民族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车轮。

“祖国统一”势不可挡,也必定会实现。

而我2025年的愿望清单,就是看到“祖国统一”。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