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商业租赁本应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基石,在规范契约下助力发展。然而,租赁纠纷却不时冲击着企业与市场秩序。安徽新食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就深陷这样一场复杂的租赁纠纷之中,其遭遇引发了广泛关注,更为严峻的是,截至发稿日,相关单位仍无人联系处理问题。
事件回溯:十年租赁遇变数,经营受阻陷困境
2023年,新食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食力食品)与安徽真心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真心食品)签订了一份为期10年的厂房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真心食品将位于合肥市肥东县肥东经济开发区祥和路西侧的两幢约5000平方米厂房、约2000平方米办公室及厂区内所有地块租赁给新食力食品,租赁期限从2023年2月1日起至2033年2月1日止,租金为每月84000元,年租金1008000元,同时对租赁物的使用、维护、改建等细节进行了详细规范。
然而2024年风云突变,真心食品将上述租赁厂房及办公楼转让给安徽邦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邦圣食品)。新业主方邦圣食品单方面不认此前的租赁合同,认定合同无效,并对新食力食品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干扰破坏。自2024年11月起,冲突事件频繁爆发。
2024年11月5日,邦圣食品安排人员将新食力食品公司的厂门及办公区域大门上锁,导致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新食力食品紧急报警,经民警调解邦圣食品才将门锁打开。但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此后邦圣食品变本加厉,强行拆除新食力食品公司招牌、搬离保安室物品,甚至指使社会闲散人员到工厂干扰,致使新食力食品全面停工停产,企业运营陷入绝境。
抗争无果:多次发函遭漠视,合法权益难伸张
面对邦圣食品的无理行径,新食力食品多次发函抗议。2024年11月11日,新食力食品向邦圣食品发出律师函,指出对方上锁行为已造成严重经济和名誉损失,并声明若再次发生影响生产经营的行为,将禁止邦圣食品相关人员及车辆进入厂区,并保留进一步追究权利。
2024年12月18日,新食力食品又发出《关于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告知函》,依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明确要求继续履行与真心食品签订的租赁合同,并要求邦圣食品提供租赁发票及银行账户信息以便支付次年租金。
但邦圣食品对此置若罔闻。2025年3月26日,邦圣食品在未通知新食力食品的情况下,擅自拆除其公司门头,引发激烈纠纷。民警调解后,邦圣食品虽承诺恢复门头,却并未真正收敛。次日,新食力食品再次发函,对邦圣食品拆除门头及搬离保安岗亭等恶劣行为提出严正抗议,要求其恢复原样,停止干涉厂区管理等行为。然而,这些努力均未得到邦圣食品的正面回应,新食力食品的合法诉求被无情漠视。
法律依据:契约精神有支撑,违约行为触法规
从法律层面看,“买卖不破租赁”原则明确,租赁期内所有权变更不影响租赁关系,承租人可对抗新所有权人。新食力食品与真心食品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邦圣食品作为新产权方应尊重合同。若其干扰行为属实,不仅违背契约精神,还可能涉嫌破坏生产罪和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罪。政府和公安机关已认定此为经济纠纷,建议走司法程序。目前,新食力食品已准备好相关材料,将于下周向法院递交,期望通过司法途径讨回公道。
问题剖析:租赁纠纷背后的深层矛盾
市场层面:诚信体系待完善,竞争环境需净化
邦圣食品的行为是商业诚信缺失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立足与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为私利破坏租赁契约,扰乱经营秩序,若不遏制,将破坏商业租赁信任体系,增加企业经营风险,阻碍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社会影响:企业发展受冲击,营商环境遭破坏
新食力食品的遭遇影响广泛。对自身而言,长期停工停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员工面临失业,发展前景黯淡。从行业看,给其他企业敲响警钟,降低商业租赁稳定性的信心,影响投资与合作意愿。从社会层面讲,破坏了当地营商环境,降低外界对该地区商业环境的评价,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省思:构建和谐租赁环境,共筑法治市场秩序
这起纠纷不仅关乎两家企业,更凸显市场经济中依法依规、维护契约精神和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市场主体应在法治框架内行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公平、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