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记忆开始起父亲和母亲两个人总是交替着出去打工,但就算是出去打工,也不会去很远的地方,尤其是父亲经常会在村子里想着干一些生意,他卖过大米,卖过煤球,也送过燃气,他一直跟我说自己很没有出息,有两个儿子,日子过得很苦。
以前我不理解,但直到后来我结婚了,看着父亲慢慢的年纪大了,我也接过他手中的棒,在家里面安顿下来,并没有选择远走。

1.
我父母没有经常外出打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要在家里照顾我的舅姥爷,也就是我父亲的舅舅。因为舅姥爷 方面有一些缺陷,身边不能离开人,所以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总是交替着出去打工。
不管谁出去打工,家里面总要留着一个大人一边要照顾我的舅姥爷,一边要照顾我和弟弟。
关于为什么是我父亲从奶奶家来到舅姥爷家这个事情,我是不清楚的,但我知道,自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和舅姥爷一直生活在一起。
舅姥爷这个人很勤快,且有一身的劲儿,在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情,舅姥爷总是第一个过去帮忙的。

不是帮忙抬桌子,就是帮忙洗盘洗碗,不管认不认识,他总是第一个去的。
那个时候谁家办宴席,总是不让小孩子参与,舅姥爷因为帮人家干活,所以主家总会给他一些好吃的、
他总是不舍得吃,用盘子或是塑料袋兜回来给我和弟弟吃,每次我们三个就坐在家门口的那个柴火堆里,一边吃一边哈哈大笑。
母亲总是嫌那里比较脏,吼着让舅姥爷不要再带着我们去柴火堆里躺着,他就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孩,眼泪啪啪的往下掉。
他也不敢再带着我们去柴火堆里面玩,不过依然会从别人家里带一些吃的给我吃。

2.
舅姥爷这个人很老实,邻居们让他过去帮忙干活,他也会干,尤其是农忙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大部分还是以镰刀收割为主,有些人跟舅姥爷开玩笑,让他帮忙割麦子,会给他一些吃的,舅姥爷二话不说便去干活。
通常人家会给一些啤酒变蛋或者是两块冰糕什么之类的,他总会把变蛋和冰糕给我和弟弟带回来,自己把一瓶啤酒给喝了。
毕竟那个时候天气很热,舅姥爷也一直在干活,他是忍不住想喝东西。
他对我和弟弟都很好,但也因为对我们太好了,有一次父亲还对我大发雷霆,差一点出了大事。
我小的时候比较贪玩,和小伙伴们玩弹珠总是输,这时候旁边有高年级的人逗我的舅姥爷,跟他说我需要更多更多的弹珠,让他去买。
舅姥爷便问哪里有卖的。
集镇。

集镇离家将近有8公里的路程,大家都以为这是说着玩的,我舅姥爷肯定不会去的,可没想到舅姥爷二话不说就去了,一直到了天黑晚,父亲在村子里找了一圈又一圈,也是没有找到舅姥爷的身影。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真的急了,是属于那种后怕的着急,他见到人就问有没有见到我的舅姥爷,直到后来有人把上午的事情给说了一下,父亲也不管是真是假,就骑着自行车沿着路到集镇上去了。
其实去集镇上的主路只有一条,但是辅路有3条。

3.
母亲带着我和弟弟走了另外一条,但还有一条比较小,我们就选择了放弃。
那条路是乡间小路,在庄稼地里,一般情况我们是不会走的,我们也想着,舅姥爷也不可能走。
然而到集镇上问了一圈,有个老板确实说见到一个和我父亲描述差不多的男人来买过弹珠,但因为舅姥爷兜里没有钱,那个人就没有卖,他让舅姥爷回家去拿钱,之后就没有了。
这时候父亲才意识到,舅姥爷可能走丢了。
于是,当晚骑着自行车回来,又找到村 长,让他发动一下村里的人帮忙找一下舅姥爷。

那次我记得很清楚,从我们家出发,大概有20多个人骑着自行车分了好几条路出去寻找我的舅姥爷。
一直在十几公里以外的一个小村庄,找到了舅姥爷,
当时他就躺在柴火堆里睡觉,手里还有半个馒头。
父亲看到之后,吓得哭了起来,发了一顿火。然而舅姥爷像是做错事了一样,慢慢的从怀里拿出来一些弹珠,还有半个馒头。
这个时候,父亲一生气,踹了我一脚,并跟我说,以后再也不准玩这个东西。

4.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和母亲总是交替着出去打工,但是家里会有一个大人,他们担心舅姥爷会走丢,或者说大人不在家,也没有人给他做饭吃。
直到后来我和弟弟都考入高中之后,父亲压力开始比较大了,于是他就在家里做小生意,比如说卖一些大米,或者是一些煤球,再或者是在集镇上开一个店,卖一些燃气或者是五金什么之类的。
总之,那些年父亲干的生意很多很多,就在家或者家的附近,其他的地方都不去。

村里的人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但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常年在家里面,跟我同龄大的孩子他们家里面已经盖起了二层小楼,有的甚至下学早的人,家里开始准备着相亲、买车买房。
然而我们家,还是那5间小破房。
父亲很多时候都跟我说,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本事没有出息的人,一年到头在家里也不出去打工。
只有没有本事的人才会一直留在家里。
而母亲总是安慰他说我们家里面情况特殊,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这比什么都强,至于赚不赚钱,那都是后话。
有时候我也挺佩服我母亲的,她是那么的支持我父亲,那么的理解我父亲。

5.
我没有考上大学,父亲本来还让我再复读一年,但直接被我拒绝。
下学之后我就外出打工,这样父母的压力也就更少一些。
弟弟则持续的上学,大概在弟弟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年,我终于攒够了钱,把家里面盖了两层小楼。
而舅姥爷就在一楼住,在父母房间的旁边。父亲说舅姥爷年纪大了,走路也不稳,眼神也不好,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他好第一时间处理,所以父亲就决定住在一楼。他们两个人的房间离得也很近。

我结婚的那一年,舅姥爷很高兴,一直在忙忙碌碌,因为现在办婚礼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借凳子、桌子、盘子什么之类的,全都是一站式承包给别人。
但舅姥爷还是那样忙忙碌碌,十分的兴奋,帮我张贴门画,帮我张贴各种喜字,还有就是他跟着我父亲去送喜帖。
每到一户人家,他都十分的兴奋,跟人家说我要结婚的事情,一直指着喜帖,让人家一定要过去喝喜酒。

6.
其实我不知道他到底懂不懂什么是结婚,也不懂他知不知道喝喜酒是什么意思,
但他很激动,父亲怎么说,他就跟着怎么说。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事情,又看到我的舅姥爷,便笑笑问舅姥爷能干什么,舅姥爷很不知道怎么回答。
挠头皮,弱弱的说“我没钱,我给他看孩子!”
这句话一出来,众人甚至觉得好笑。
只有父亲知道这句话的重量有多大。
舅姥爷兜里没有一分钱,只有一些养老金,而他的所有钱,基本上每次取出来都直接给到了我,他现在手里一分钱没有,能做的也就是帮我看着孩子了。

也确实如此,有了孩子之后,我父母就更不能出远门,一直在家里面帮我照顾孩子。
而舅姥爷呢,虽然说年纪大了,但还是想抱一下我的孩子,不过每一次都被母亲拒绝。
他就畏手畏脚站在旁边远远的看着,满脸的笑意。
有时候会从外面弄一些草编成一个兔子,或者编成一个小鸟什么之类的交给我的母亲,让我母亲逗孩子玩。
也有时候谁如果给他一个糖,或者是一个面包、香蕉啥的,他都会带过来给到我的孩子。
母亲总是说舅姥爷像是一个捡破烂的,外面什么东西他都要捡回来,都要给到孩子。

其实这种情况我是知道的,毕竟我和弟弟小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而有一次村里有一个人结婚,那天舅姥爷很高兴,用塑料袋兜回来很多吃的,他拿出来一个丸子要塞给我的孩子吃,被母亲拒绝了。
然后他转身看向我说“给,你吃。”
这么多年过去了,舅姥爷还是喜欢把他认为好的东西都给我带过来,这几年父亲年龄也大了,虽然说一直在村里面干着活,但我还是决定从外地回来,并接过父亲手里的棒,我来养舅姥爷了。
我和媳妇在家里包了几十亩地,而且现在村里开了一个五金店,日子忙忙碌碌,虽然说赚不到什么大钱,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这就很好了。
以前舅姥爷是父亲在照顾,现在换成我来照顾。

这或许不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或许不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但我还是想跟大家说一说,其实我在想,当年我的姥姥(三声,就是父亲姥姥的意思)在去世的时候,她最不放心的可能就是我的舅姥爷吧。
然而,在所有的孩子中,是我父亲迈出了这一步,做出了选择,他来照顾我的舅姥爷。
这一照顾就是几十年,如今换做是我来守护这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