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信息起源地,这个功能比视频号早一年开放。

来作妖 2020-05-17 22:30:17

不知道大家都是否遇到家族群里面的垃圾信息到处飞的情况,而且这些信息通常封面和标题都非常夸张,一般情况下这种链接的内容跟封面是毫无关联的。

甚至有些封面甚至是打着色情擦边球的,一个肤白貌美的女孩在封面上,而且是长辈亲戚发送的,场面真的非常尴尬。

虽然多次提醒他们这种都是标题党和垃圾信息多,但是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往群里发送这种链接。

这次,我终于发现了这个源头,那就是微信的小程序“看一看+”。

用户画像

在这个小程序里面比较火的视频,基本都是针对着中老年用户专门制作的内容。有各种奇闻八卦,养生知识,家庭情感,甚至是假新闻谣言,还有各种阴谋论。

所有能够煽动情绪的词句,你都能从这里看到,论到洞悉用户心理,我真的不及他们的万分之一。

“看一看+”主打短视频,而且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上线了,推荐的机制是跟各种电商平台差不多的,给每个用户打上标签,按标签来推荐。

在已经发布的《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里面我们可以看到,55岁以上的用户每月在微信上活跃数超6.3亿,占了微信用户的很大一部分。

而这个小程序的内容制作,明显就是针对中老年用户群体而来的。相比于年轻人,他们更加容易接收到这种信息,并且这种群体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看到的内容,这也就给了创作这类信息的人很大的机会。

视频背后

既然有这么多人用尽心思地去生产迎合中老年人的内容喜好,那么这里面一定是有利可图的。毕竟时间就是金钱,而且这个小程序的入口相对于中老年使用者来说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单纯用来分享的话,朋友圈更加合适吧。

流量作为互联网盈利的最大要素,在这里也必不可少。相对于gong众号的流量闭塞和内容饱和,这个“看一看”的用户特性决定了他们的流量少不了,而且平台的推荐机制非常利于他们的用户筛选。

有一些论坛的博主亲自测试,按照中老年人的喜好风格发一篇文章,很快阅读量和点赞量就上来了,甚至有的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成功获得了上万的阅读量。

gong众号有个两千的阅读量就算是小有成就的号主了,这上万的阅读量,可以看出这个平台的流量之大。

圈钱变现

流量跟上了,那么变现的方法也得跟上。不同于百家和头条这些内容创作平台,平台的本身是不会给创作者收益的。

而在“看一看+”里面要想变现就只能靠创作者自身的引导和活动策划了。

我们点进一个创作者的头像去看看他的主页情况,发现关注他的粉丝量还真不少,而个性签名也是主要介绍自己的土特产的。

他所发送的视频内容大多数是各种广场舞,家乡的景色,生活的小技巧以及一些“养生食品”的内容,更恶劣的是还有一些是旧新闻加上新标题的组装假新闻。

在博人眼球的同时又打造出了自己的同龄人身份,时刻准备引导别人加入他们的群里面,进行下一步的营销。

这里面的方式就有之前上过新闻的“免费送家乡土鸡蛋”的裂变营销,首先要你转发朋友圈填取一大堆信息,甚至有要求填身份证信息的(我看你是想吃牢饭了),最后就是名义免费实则是要收取快递费的招数。

骗取个人信息的同时,还赚取了一笔差价费,确实是商业奇才啊。

写在最后

科技的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但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又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有多少老年使用者连微信视频都不会用。

他们希望追上我们年轻人的步伐,但是却深陷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和营销陷阱之中。

这种现象固然与这些不良商家有不可分离的原因,但是这里面也有作为子女的过失,我们可能会用自己的收入给父母买上一台新手机,但却很少会用时间去教他们如何使用。

其实这种情况在以前“被骗子天价保健品,爸妈却把骗子当孩子一般“的新闻里面就警示过我们了,父母其实是很需要子女的陪伴和耐心的。

今晚,跟父母视个频吧。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