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丐说历史(东汉)55——转守为攻四路北伐,祭彤蒙冤气死牢中

不会数学和历史 2024-12-10 09:00:44



公元72年,汉明帝刘庄的高光时刻正式开始,因为这一年,汉明帝刘庄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对北匈奴的政策从守转为攻。

为了实现这一重要目标,汉明帝刘庄召集大将们开了一个长达5个时辰(10个小时)的军事会议,与会者有谒者仆射耿秉(耿弇的侄子),显亲侯窦固(窦融的侄子),太仆祭彤(一直战斗在北方汉匈边境第一线),虎贲中郎将马廖,下博侯刘张,好畴侯耿忠。

耿秉是耿弇的侄子,其父耿国也是名将,而他本人也是五大三粗、身强体壮,而且熟读兵法,早就想着北伐匈奴了。

所以,会议一开始,耿秉就把数年来研究的北伐匈奴方略和盘托出:

第一步,攻打白山(今天山),夺取伊吾(今新疆哈密),打击北匈奴呼衍王;

第二步,攻打西域的车师国,将西域控制权夺回来;

第三步,以伊吾为支点,攻打北匈奴的南呼衍王;

第四步,全面进攻北匈奴,将北匈奴彻底打残。

与会大将们都对耿秉的计划赞不绝口,并且展开了深入讨论,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很多细节的补充,形成了最终的作战计划。

公元72年12月,汉明帝刘庄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窦固为奉车都尉,以骑都尉秦彭为耿秉的副手,耿忠为窦固的副手,率军屯住凉州,准备对北匈奴开战。

公元73年2月,汉明帝刘庄正式下令,四路大军北伐匈奴。

第一路军:

总指挥:祭彤;

副总指挥:吴棠;

兵力:11000由羌人、胡人和南匈奴人组成的骑兵部队;

出发地:高阙塞;

目的地:涿邪山。

第二路军:

总指挥:窦固;

副总指挥:耿忠;

兵力:12000卢水羌胡骑兵与酒泉、张掖、敦煌郡骑兵;

出发地:酒泉;

目的地:白山。

第三路军:

总指挥:耿秉;

副总指挥:秦彭;

兵力:10000从武威、天水、陇西招募的义勇军加羌胡骑兵;

出发地:张掖居延塞;

目的地:协助二路军攻打白山。

第四路军:

总指挥:来苗;

副总指挥:文穆;

兵力:11000太原、代郡、雁门、渔阳、上谷、定襄、右北平七郡的郡兵加乌桓、鲜卑部队;

出发地:平城塞;

目的地:匈河地区。

这四路大军战果如何,我们一路一路的说。

先说说第一路军。

第一路军的军事目标是攻打涿邪山的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将北匈奴的大量兵力牵制在该处,为其他三路大军的进攻争取时间。

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可以说直接关系着整场北伐的成败,因此这路军的总指挥敲定了常年守备辽东,与北匈奴、鲜卑、乌桓作战,大名鼎鼎的祭彤。

关于祭彤的强悍履历,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很多了。

为了给这路军增大成功率,汉明帝刘庄还给祭彤增上了一道保险,那就是把南匈奴的左贤王栾提信配给祭彤当向导。

然而汉明帝刘庄不会想到,坏事就坏事在这个向导身上了。

我们前面曾说过匈奴人的继位制,这个左贤王就是南匈奴未来的单于继承人,试问这样的身份,怎么会甘心屈居人下,只做个向导呢?再加上祭彤这个人雷厉风行、说一不二,他的指挥容许不下任何不同意见。因此,二人之间产生了矛盾。

左贤王栾提信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下绊子。

第一路军出高阙塞900里后,攻下了一座不知名的小山。

作为向导的栾提信告诉祭彤,这里就是目的地涿邪山。

祭彤派人四处查探,结果一个匈奴兵也没见到。

祭彤判断,北匈奴人是怕了,直接逃走了。

既然北匈奴人逃走了,那就不会影响到其他三路了,牵制的军事目标也算是以另一种形式完成了,再待在这里没有意义了。于是,祭彤下令撤军。

祭彤撤军的指令刚下,栾提信的诬告信已经到了汉明帝刘庄的桌案之上,诬告信诬告祭彤贪生怕死、畏敌不前、阵前造假、欺骗天听。

这个重要时刻,汉明帝刘庄来不及细查,只能相信。

于是,祭彤被从军中抓回了洛阳,关押了起来。

祭彤一生为汉王朝镇守北关,没想到最终落了个贪生怕死的名声,这是对守关大将最大的侮辱。

朝中大臣们都不相信祭彤是这样的人,于是纷纷上书保祭彤。

汉明帝刘庄也终于转过了这个弯来,下令释放祭彤。

然而,一切都晚了。

祭彤已经在牢中被气死了。

祭彤临死前,还留书给自己的儿子,叮嘱自己的儿子要继承自己的遗志,投身军营,为国尽忠。

汉明帝刘庄知道后,恨不得打自己两个耳光。

辽东军民得知祭彤死讯,集资为祭彤建祠堂,四时在祠堂祭祀祭彤,月月在家中祭祀祭彤。

就连乌桓人、鲜卑人听说祭彤死讯,都各个痛哭流涕。之后乌桓人、鲜卑人每次进京朝贺之后,都会到祭彤的坟冢拜谒,到辽东的祭彤祠堂祭祀。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