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妻四妾”这个词,让女人脸红,男人羡慕。
但在古代,纳妾可不仅仅是为了延续后代,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

早在春秋时期,“三妻”的概念就形成了。当时齐国的齐灵公有三个最喜爱的嫔妃,可到了立皇后的时候,他犹豫了。
于是国王开玩笑说,干脆立三个皇后。
后来这件事慢慢传到了民间,男人们开始用“三妻”来表达自己对多妻制的支持态度。
《庄子》中也有“有妻三人,同滥而浴”的记载,意思就是一个男人与三个老婆一起洗澡。

到了汉代,汉武帝刘彻分别立陈阿娇、卫子夫和李夫人为皇后,也被人们称为“三妻”
后来在明代作品《金瓶梅》中,出现了“至如三妻四妾,买笑追欢得”的语句,这也是古代文学中第一次出现“三妻四妾”这个词。

当然,按照制度,古代男子只能有一个正室妻子,其他的都统称为妾。
“三妻”其实是正妻、偏妻和下妻(平妻)的代称,分别有不同的含义。
正妻一般是父母通过精挑细选,男方明媒正娶的女子,可以说在家里的地位非常高。

而偏妻则是在正妻去世或被休之后,丈夫再娶的女子。她的地位虽然也不低,但往往家境一般,没有什么话语权。
比如在《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原配去世了,他才找了吴月娘做继室。
下妻(平妻)的地位最低,她们最早出现在唐朝。不过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男子才可以娶下妻。

比如李宗仁在清朝时娶了原配夫人李秀文,后来他投身革命,再也没和这位乡下夫人见过面。
之后李宗仁遇到了师范大学的校花郭德洁,他一见钟情,和她结为夫妻。
郭德洁善解人意、懂得人情世故,深得丈夫的喜爱。只是按照律法,她只算平妻,地位没有李秀文高。

四妾包括贵妾、良妾、贱妾和通房。
贵妾地位最高,一般是随着正妻嫁过来的丫鬟,比如王熙凤的侍女平儿,后来被贾琏纳为妾。
良妾则是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女子,她们和男方的家庭条件不匹配,因此只能做妾。
贱妾和通房的地位最低,她们一般只能听主子和正妻的话,让她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不过只要主子高兴,通房也可以提高地位。
比如《红楼梦》里宝玉的丫头袭人,她原本只是个通房丫鬟,负责教授宝玉男女之事,后来表现优秀,被提拔为贵妾。
总的来说,妾的地位是低于妻的,除非她们能讨得丈夫欢心,否则没有地位可言。

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家的很多财产都是交给正室吴月娘保管的,其他几房的妾,都只能携带一小部分嫁妆,或者从月娘、丈夫手里要银子。

不过也有例外,李瓶儿在嫁给西门庆之前就很有钱,她在成为妾后,还保留着自己的一部分资产,包括珠宝首饰、绫罗绸缎,一部分银子。
后来李瓶儿还为丈夫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地位更是提升了很多。
当然,妾的目的不只是传宗接代,其实她们还有另外更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妾的作用与社交密不可分。虽说正妻是明媒正娶来的,但她们可不是随便抛头露面的人。
除了自己的家人,妻子一般不见外人。那么招呼客人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妾和丫鬟的身上。
古代有钱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财力,往往会买很多丫鬟,纳多个妾。
等朋友做客时,她们就会陪在一旁倒酒,服侍众人。

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就曾让乐师教庞春梅等人吹拉弹唱,之后组成了一支私人乐队,专门给自己和兄弟表演。
还有清代的戏曲家李渔,他在六十岁时购得乔姬、王姬两位聪明伶俐的美少女。
她们二人不仅加入了李渔的家庭戏班“芥子园家乐”,还成为了他的妾室。
后来乔姬、王姬以其出色的才艺和美貌,迅速成为了戏班的主打演员,并在当时享有“舞态歌容,当世鲜二”的美誉。

妾不仅要抛头露面,还可能面临着被随意交换的下场。
像吕不韦的妾室赵姬,原本怀了丈夫的孩子,可因为被赢异人看上,就被丈夫狠心送了出去。
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在年轻时曾以频繁更换小妾而出名。
他本人经常购买美女做妾,如果几年后小妾没怀孕,他就会转手送给朋友,或者直接休掉。

诗人元稹早年也十分风流,曾与多位女子发生恋爱,还想将一些歌姬纳为妾。
并且他以自己的艳遇为基础,创作了《莺莺传》,但结局却是“始乱终弃”。
那么既然成为妾这么悲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争着做呢?
因为在封建社会,好多家庭都身不由己。比如某个地区闹饥荒,百姓只得流离失所,逃到其他省份。

中途家里的长辈不幸去世,为了安葬他们,作为子女只得卖身。
于是男子成了地主家的奴隶,女子则成为大户人家的丫鬟、小妾。
比如《红楼梦》里的袭人就是因为家里穷,被母亲和兄长卖到了贾府做丫鬟。
还有《水浒传》中的阎婆惜,为了报答宋江的恩情,甘愿给他做妾。

另外,妾在古代社会中还扮演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慰藉角色。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正妻往往承担着家族的责任与荣耀,她们的行为举止需符合礼教规范,言行谨慎,鲜少有机会展露个人情感。
而妾则成为了男人们在繁重家事和政务之外,寻求心灵慰藉的对象。

她们往往才情出众,或精通琴棋书画,或擅长歌舞曲艺,她们的存在为单调的贵族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
许多文人墨客,在仕途不顺或心情烦闷之时,会通过与妾的吟诗作对、赏花品茗来排解忧愁。
然而,这种情感慰藉的背后,也隐藏着深深的悲哀。妾虽能得到主人的宠爱,却往往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她们的身份决定了她们在家族中的地位永远低于正妻,甚至在主人心情不佳或家道中落时,会成为最先被牺牲的对象。
在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死后,吴月娘成了一家之主。他将潘金莲遣送回家,将庞春梅卖给周守备。
而且月娘还可以支配家里的财产,权力十分大。反观其他人,则只能服从命令,任由她发配。

此外,妾还常常成为家族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固安公主是唐玄宗的外甥女,被册封为公主后,下嫁给奚族首领李大酺为妻。
三年后李大酺身亡,奚人立其弟苏鲁为王,唐朝令固安公主改嫁给苏鲁。
后来她无意间得知是苏鲁的牙官塞默羯阴谋杀害了苏鲁,叛唐降突厥。
于是她设计诱杀了塞默羯,维护了奚与唐朝的关系,因此受到玄宗的嘉奖。

可这些荣誉却遭到了其嫡母的嫉妒。嫡母上书玄宗,称固安公主本系“庶生”,请求册封自己的女儿为公主,下嫁苏鲁王。
固安公主得知此事后,与嫡母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双方“递相论告”。最终唐玄宗大怒,下诏令固安公主与奚王苏鲁离婚。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女子因种种原因选择成为妾。这种无奈与悲哀,是古代女性命运的缩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夫多妻制逐渐被废除,妾这一身份也随之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已成为共识,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
她们可以自由地追求爱情与事业,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与身份束缚。
这样的变化,无疑是对古代妾们命运的最好回应与慰藉。

中国知网,长江小说鉴赏,曹璇:《“侍妾文化”下不断挣扎的阴暗影子——谈《红楼梦》中赵姨娘的家庭地位》

中国知网,朱伟一:《从齐家到治国——从“三妻四妾”看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