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相遇一次是凑巧,相遇两次就是缘分了。家住在北温泉街道某小区的屈婆婆,就这样与北泉派出所民警宋娅菲结下了这样的“缘分”。两次相遇,两次救助,都书写着警民之间的深深情谊。
“警察同志,这儿有个婆婆一直在四处旋圈圈,不晓得是不是找不到路了!”4月5日深夜,北碚区公安分局北泉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看到一位老人神色迷茫,在状元碑附近徘徊已久,疑似迷路。
接警后,值班民警宋娅菲、朱和国迅速赶到现场。只见老人手拿雨伞、提着一包衣物,正独自坐在路边,神情十分紧张。民警先对老人进行安抚,又多次沟通,试图明确老人的姓名和家庭住址,但老人均不理会,嘴里只反复说着“我要回老家”。
考虑到老人身上既无通讯设备,也没携带能确认身份的物品,民警立即通过警务平台进行查找,多番尝试后,终于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原来,老人姓屈,今年84岁,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有时会记不起来家住在哪里。平日里,儿媳白天会回家照料,但不知为何今夜会独自外出。
屈婆婆儿子在电话中满是感激:“太谢谢你们了!但我现在还回不了家,能不能麻烦警察同志帮帮忙,把我妈妈送回家!”他远在其他区县工作,一时半会儿无法赶到现场,只能委托民警帮忙。
“别担心,我们会送屈婆婆回家的。”民警安慰道,随即小心翼翼将老人搀扶上车,前往家属提供的地址。就在抵达目的地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宋娅菲觉得这个小区有些熟悉,突然想起去年夏天也是这样一个深夜,自己曾帮一位婆婆找到了回家的路,那位婆婆好像正是眼前的屈婆婆。熟悉的大门、似曾相识的场景,将这份守护的责任与缘分重重交织。
到了屈婆婆家,宋娅菲贴心地将她妥善安置好,又反复叮嘱一定要锁好门,以后千万别再半夜独自出门。直到确认屈婆婆一切安好,两名民警才放心离开。
警方提醒,如家中老人患有阿兹海默症,独自外出非常危险。家属可在老人衣袋内放置身份卡片,上面写清楚姓名、住址、家人联系电话等信息,也可佩戴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手环等装置。如果老人不慎走失,应立即报警,以免延误最佳查找时机。(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