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焚书坑儒”、“暴君”,这些标签都是后人给我的,没错,我就是嬴政,也叫秦始皇。虽然我很感谢他们两千年后还记得我,但是我也想告诉后人,其实我不仅是一个皇帝,更是一个儿子和父亲,甚至我这辈子,做成了很多事,胜任了很多角色,唯二没有胜任的,就是这两个角色。
先说说我的父亲秦异人吧,他的人生堪称传奇,但是我和他其实不算很熟,因为在吕不韦帮助他成为王位继承人之际,我正在赵国当人质呢,那时候我很小,还没有明白当人质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那时候别人看我的眼神不太对。
那段时间,是母亲赵姬陪伴着我,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那么伟大,在童年的岁月里,陪伴我最多的就是母亲,如果时光一直停留在童年,我想我最感谢的人必然是母亲。

可惜人总要长大,童年的我伴随着时代的脚步,逐渐变成了少年,而我的父亲秦异人,也在吕不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如愿成为了秦国的国君,那时候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如此痴迷于国君这个位置,我也希望我这辈子都不会明白。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那些曾经你最讨厌的人和事,最终你总会学着接受,终会有一天,你无可奈何地成为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和父亲相处的时间不久,他便离开了人世,在吕不韦的扶持下,年幼的我成为了秦国国君,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的人生变得不一样了。

我继承王位的时候13岁,亲政的时候22岁,从13岁到22岁,看似只是短暂的9年,然而对于我来说,似乎那就是一生。
9年时间里,我学会了太多,也成长了太多,也就是这9年,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让我突然明白父亲当时竭尽全力争夺王位的初衷,也让我明白了老秦人奋六世之余烈,将秦国变得强大的毅力,亲政的那一刻,我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后来的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了,我花了8年时间稳定王权,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的威胁,又花了十年时间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这些都是我的丰功伟绩,是后人谈论我时不得不说的话题,可今天我不想说这些,因为这些标签是后人给的,对于我而言,标签没法定义我,只有我自己,明白自己一生追求的是什么,只有我自己,明白来时路多么难。
我虽然贵为始皇帝,拥有天下大权,可抛开这些身外之物,我也只是凡胎肉身,也有七情六欲,也是别人的儿子以及父亲。

在我的人生中,我自己永远无法绕开的心结,就是这两点。父亲离开太早,但他从精神上留给我很多财富,这是我后来能够忍受孤独、一往无前的动力和精神遗产。
母亲在我的童年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是后来她却彻底变了,她为了和嫪毐在一起,可以不顾我乃至所有老秦人的颜面,这让我无比心痛,可转念一想,她始终是我的母亲,因此在开始阶段,我宁愿装作不知道,也没有多说什么,我以为她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迷途知返。
也许有时候上天就是喜欢开玩笑,人越害怕什么,越会发生什么,越不想要什么,越容易得到什么。
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还是发生了,母亲和嫪毐居然背着我生下两个儿子,甚至私下密谋,想要除掉我让两个儿子取而代之。

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产生过无数种不好的念头,也有过很多冲动,这些念头从脑海中浮现之际,我知道一切终该结束了。
一个成年人的一生,总要处理一些自己不愿意处理的事情,也要面对一些自己不想面对的事实,只有直面惨淡的人生,你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后来我车裂了嫪毐,将母亲安置在深宫之中,虽然心痛,但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吧,要是换成你,你会怎么做呢?
曾经的儿子总要长大,后来也会成为别人的父亲,血脉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我以为扶苏和胡亥,都能继承老秦人的优良血统,继续发扬光大,创造属于他们的新时代。

然而我忽略了一点,从他们出生开始,我留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太少了,他们和我的关系,不像父子,更像君臣。
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矛盾与对立,这一点在我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扶苏从小对我言听计从,只要我说的话,就算是错的,他也会照做,正是这一点,导致他最后被赵高的假圣旨骗到自杀。
胡亥就更不用说了,从小我就没想过他能如何,我只是希望他能快乐成长即可,他看起来也没有野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身在皇室中,没有谁不想进入权力中心的,就算是看起来与世无争的胡亥,也少不了争权的野心。
遗憾的是,他有野心却没有强硬的手腕以及能力,他把我一手建立的国家,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就彻底玩完了。

后世常言胡亥软弱无能、扶苏愚忠,也许这一切言之有理,可他们生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能如何呢?
要说真正让他们走向悲剧的本质原因,我想还是我这个父亲不合格,我没有让他们成长起来,没有给他们成长的机会,我以为自己可以永远保护他们,可事实上,这个世界又有什么会是永恒的呢?
每个男人都要从儿子变成父亲,这两个角色是一生中最难完成的,有时候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是会感慨万千,你说什么样的人生才会不留遗憾呢?我想大概没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