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为认为自己确实失业了,却为什么领不到失业金呢?实际上,遇到这样情况的人有很多。根据当前社保政策及常见情况,失业金申领失败可能涉及以下原因,可按以下情况进行排查。1、缴费年限是否满足。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 1 年不足 5 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12 个月。如果缴费时间未满 1 年,就不具备领取失业金的资格。
2、失业原因是否清楚。
失业金申领要求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等。若是劳动者主动辞职,或者因违法违纪等个人原因被解除劳动合同,通常不符合领取条件。
3、失业登记是否办理。
失业人员需持相关材料到户口所在地街道(镇)有关部门进行失业登记,并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未办理失业登记,无法证明其失业状态和求职意愿,不能领取失业金。
4、失业是否重新就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重新就业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5、是否从事经营活动。如果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或民办非企业,视为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和就业途径,不符合失业金领取条件。
6、是否享受养老待遇。失业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等,就不能再领取失业金。
7、材料手续是否完备。申领失业金时,需提交本人身份证明、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失业登记及求职证明等材料。如果材料缺失、不完整或不清晰,可能导致申请被驳回。
8、是否虚构劳动关系。如果存在虚构劳动关系等不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情况,需进一步核查,在此期间无法领取失业金。
9、社保卡是否激活。社保卡未激活,无法正常接收失业金,需前往社会保障卡发放银行进行激活。
当然,可能还会有其它的情况。不同地区的失业保险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领取条件和要求以当地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