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文字,是汉字早期的一种成熟形式,主要盛行在夏商西周这段时间。甲骨文的起源说法较多,支持象形说的专家比较多,因为甲骨文的外形上保存着象形文的大部分特点。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书法的三要素,即用笔、结体、章法,所以应该归入书法这个范畴,从已出土的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甲骨文发展到后期,基本被用在来占卜,国家的大事小事,天气收成,基本都要涉及,比如战战争年代,朝廷就会让占卜机构推算结果,灾荒年就会占卜当年的收成,甚至用占卜推测自己将要出生的孩子性别。古代科技欠发达,人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太多,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更胜,迷信占卜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甲骨文基本都是可在兽骨或者龟壳上的,距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从用笔上看,直线运用较多,曲线也是由短直线拼接成的,起刀和收刀都是直起直落,线条出现中间粗两边细的的样子,整体显得瘦硬,挺拔。
结体方面,甲骨文以长方形为主,也有部分运用正方形,同一个字,一定会做一个变化,对美学已经有初步的见解。
章法上,从发掘出的文物可以看出,全篇大小规整,错落有致,疏密得当,气韵贯穿上下,古朴而又烂漫。
小编从网上看到百家姓的甲骨文写法,分享给大家,截图下来做头像真的很有个性。
甲骨文被当代好多书法家看重,通过练习甲骨文,从甲骨文上寻找书法的根源,提高自己的书法修为。
甲骨文作为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目前已经的出土的文物中不重复的单字已经有4500个左右,当然大部分文字还没有破译,毕竟是太久远的文字的,破译工作太复杂,仅有1700个已经得到破译。
甲骨文的魅力无限,并且永远不会褪色,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甲骨文更加光彩夺目,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甲骨文的额工作中来。
有网友认为:甲骨文这东西当作画来欣赏就好了,知道它什么意思没有意思,还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来研究,还不如让那些专家去当老师,多教育孩子来的实在,让他们整天吃太饱的研究这研究那真的是太浪费了。
也有网友说:人类的发展需要知道来处以后方能追寻将来,研究历史是必须的,并非浪费时间浪费人力,如果说研究甲骨文算浪费人力,那些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才真的是一无用处。
小编认为,如果是战乱年代,肚皮优先,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这些东西确实浪费,但是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需要发展的并非只有粮食,我们需要在综合国立上与别国进行赛跑,而综合国力所指的东西就多了,研究甲骨文理所当然。
网友们支持小编的看法吗?你在图片中找到你的姓了吗?欢迎点赞转发,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