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彪的楷书欣赏

七陆书法 2025-04-23 14:43:11

刘洪彪先生在艺术生涯后期一直致力于草书的探索,所以被打上了草书家的标签,历史上记载很多草书家都精于楷书,张旭的楷书甚至可以比肩颜柳,肆意的草书和稳重的楷书完全可以共存的。

将这种反差巨大的书写情绪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就是刘洪彪先生独家创新,他用少字大草书与朱砂小楷篇章组合,形成了对比鲜明的个性作品。

在当今书坛草书领域,刘洪彪先生是喜欢写楷书的,这正得益于他所独创的这种章法形式,这也让人们直观的看到他楷书的造诣。

草书要比楷书更早的出现,只是在楷书出现以后再次进行了演变,当今书坛普遍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础,但是也认为写好草书首先一定要打破楷书形成的用笔和结字观念,进入到草书创作的境界当中。

由此可见草书和楷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创作境界,当一个人习惯于创作草书的时候,他的楷书创作必然会受到影响,从刘洪彪先生的楷书当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点。

刘洪彪先生少时借得半本《九成宫》,从此开启了书法学习之路,不过碍于欧体限制发挥,所以弃欧学颜,转攻《多宝塔》,所以他今天的楷书留有很浓厚颜书的印迹。

刘洪彪先生是在楷书上下过功夫并且用过心的,他的楷书虽然以颜为本,但是却注入了更多灵活与洒脱,没有唐楷的拘谨,能够很好的与大草书相映成辉。

刘洪彪先生的楷书创作既扎根于深厚的传统土壤,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形成了个人独有的艺术风格,为当代楷书创作提供了重要范式。

刘洪彪先生楷书本着"正而不板,奇而不怪"的美学追求。他往往在保持字形基本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局部夸张变形来强化表现力。或伸长垂笔,或收缩横画,或调整部首比例,使每个字都充满动势,打破了楷书容易流于板滞的局限。

刘洪彪先生特别重视楷书的时代性表达。他认为,当代楷书创作不能停留在简单模仿古人的层面,而应该体现现代审美意识。因此,他的作品在传统法度中常融入现代构成理念,在保持汉字可读性的前提下,大胆探索空间分割的新可能。

不过刘洪彪先生的颜体楷书往往得其形而失其魂,没有突出颜书雄浑肃穆的味道,加上他惯用渴笔,所以将颜书写的有些轻飘羸弱,这是他楷书非常明显的一个缺点。

同时他的小楷书也不够精致,一些用笔和结字显得过于随意,虽然在作品中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但是却不耐品味,与他的大字草书有着很大差距。

综合而论,刘洪彪先生并没有遵循楷书的规范化路线,而是用草书的理念去理解和重构楷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楷书更多时候是为了衬托草书的宏伟,很难独立支撑起一幅作品的格调。

0 阅读:6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