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都降成“白菜价”了,你还敢闭眼冲吗?
最近,MPV市场那是真热闹,降价潮简直比梅雨季节的雨水还猛烈!
你品,你细品,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真金白银地往下降啊!
等等党们摩拳擦掌,感觉春天来了,但真就稳赚不赔了吗?
先说说这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有人乐开了花,就说那些守着奔腾M9的,从18万眼巴巴地看到13万,那感觉,就像中了彩票!
终于等到“白菜价”了!
但也有人哭晕在厕所,前年加价提的GL8,现在看着展厅里直降4.3万的同款新车,心里那滋味,估计比吃了黄连还苦。
你说这车,是买早了享受,还是买晚了更香?
再看看数据,更扎心!
奔驰威霆这种豪华车,降价38%还能硬挺着,那是人家底子厚,品牌溢价在那儿摆着。
但像传祺M8这种走量车型,降11%都开始传出“卖一辆亏一辆”的消息了。
更别提那些一个月卖不了几辆的冷门车型,降价榜单对它们来说,简直就是死亡通知书。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实力不济的,只能黯然退场。
更惨的,还有4S店的经销商们。
这降价潮一来,他们简直是“压力山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5月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MPV经销商表示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广州一家别克4S店的销售经理李先生就跟我吐槽,为了完成厂家任务,GL8都得赔本卖,店里亏得都快揭不开锅了。
你说这经销商,是卖车越多赚得越多,还是卖车越多亏得越多?
新车降价,二手车市场也跟着遭殃。
原本保值率还不错的别克GL8、本田艾力绅,现在二手车价格也跟着“跳水”。
上海一家二手车交易市场,一辆2022年上牌的GL8,原价30万,现在只能卖到22万左右,车主们那叫一个欲哭无泪。
这车啊,真成了“贬值利器”了。
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
眼瞅着传统燃油MPV不好混了,新能源MPV开始发力了。
2024年北京车展上,比亚迪的腾势D9 DM-i、理想MEGA等等,一股脑儿地冒了出来。
这些新能源MPV,不仅更环保、更智能,价格也挺有竞争力,直接威胁到了传统MPV的地位。
这年头,不搞点新能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车的了。
为了应对降价压力,车企们也开始想辙了。
长城汽车2024年5月宣布,要和零部件供应商搞战略合作,通过集中采购、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
还有些车企,开始精简配置、减少设计,也是为了省钱。
你说这车企,是真想给消费者让利,还是迫于无奈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
消费者们也不是傻子,虽然降价看着挺诱人,但观望的人还是不少。
汽车之家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MPV销量并没有明显增长。
大家都在担心,现在买了,以后会不会继续降?
车企会不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
还有人等着新能源MPV上市,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消费者啊,是真精明!
政府也没闲着。
为了刺激消费,一些地方也出台了补贴政策。
比如,广东省2024年4月就宣布,买新能源汽车最高能补贴8000元。
但这补贴力度,对于动辄几十万的MPV来说,也就是杯水车薪。
这政策啊,是锦上添花,还是隔靴搔痒?
说到这儿,就得说说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这“白菜价”的MPV,背后会不会藏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车企为了生存,会不会偷工减料,降低质量?
整个行业会不会陷入恶性竞争,最终崩盘?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价格战打到受伤的可能不仅仅是车企,还有消费者。
所以啊,MPV的未来,到底是“价格绞肉机”,还是“价值新纪元”?
谁也说不准。
这场降价潮,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能源汽车崛起带来的冲击。
车企、经销商和消费者,都得好好想想,怎么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场风暴,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还是太高,什么时候电侧下到10-15万